眼下虽是数九寒天,可是郓城县玉皇庙镇大大小小的扶贫车间里却一派繁忙。堆成山的藤椅、一排排古色古香的红木马扎、五颜六色的成品服装在这里整装待发,所有这些,唱响了“小车间、快发展”之歌。
“没想到这个小马扎车间发展这么快,以前只有10多个工人,现在短短一年多就有30多个工人,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了!”60多岁的村民黄福良边干活边笑着说。
黄桥西村坐落在玉皇庙镇西南角落,扶贫车间就在村南头。2017年春天开业时,还显着宽敞些,2018年一入秋就变得拥挤了,有生产的地方,没有包装的地方,有包装的地方,没有发货的地方,老板黄儒娟只好在村北一处空宅处扩建了厂房,建起了“小分厂”。
黄儒娟因看中了村里扶贫车间的优惠条件,2017年返乡创办了“信诺”木艺,开业之初并没有做大的信心,能养活几个工人,一年挣10多万元就心满意足了。可是2018年林交会和市里举办的扶贫成果展给他带来思想大转变。自己的产品虽好,但只供给几个熟悉的客户,谁想到自己生产的传统工艺马扎成了“香饽饽”,许多参观者纷纷询问并索要订单。黄儒娟认识到:原来自己的产品是“闺中佳人”,是自己的保守限制了产品拓展。
有了新思路和订单,扶贫车间的产品供不应求。为鼓励黄儒娟做大做强,镇党委书记房灵峰几次上门做工作,启发他开发新工艺、注重水浒文化和福寿文化内嵌包装,大打文化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黄儒娟变得更加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目前,黄儒娟的木艺车间已由原先的月产3000个变成了月产8000个。他希望春节后能留住更多的外出打工者,年后月产超万只,真正实现车间变工厂,更要实现自己小木匠、大匠心的事业梦。
进入扶贫车间工作的大多都是农村妇女和留守老人,一没有技术,二是文化水平低,很难从事精细加工制作。可是,在玉皇庙镇姬庄村扶贫车间却改写了这一被动局面。2017年春节,回乡探亲的李自伟对村干部们介绍的扶贫车间产生了兴趣,可自己的不锈钢剪刀制作是个精细活,村里的留守妇女和老人能行吗?他心里实在发怵。媳妇闻讯后说啥也不同意,认为投资风险过大。
可是,看到乡亲们的渴望和镇领导的真诚期盼,李自伟一咬牙还是答应干一把。2017年4月,李自伟一边进设备安装,一边招收了20多个骨干工人培训。为达到上岗要求,李自伟从外地请来了一名车间主任,把自己的媳妇、儿子都搬来培训上课,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和晚上进行培训。为鼓励大家学技术,李自伟夫妇开出每天补助40元生活费的“高价”,一个月不合格培训两个月,两个月不行再培训三个月,李自伟夫妇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施教,他们夫妇的诚心深深感染了乡亲们,每天车间课堂里的灯一直亮到深夜。
从陌生到熟练,从日产2000把到日产6000把,从简单加工到精品生产,姬庄扶贫车间的工人顺利蜕变。2017年底,这个扶贫车间第一批产品30万把订单成功出口到越南,2018年实现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目前,生产订单已排到了2019年5月份。
“经营好、管理好扶贫车间这个实验田,用心培育每一个返乡创业的乡亲,呵护每一个扶贫项目成长为‘产业大树’,是我们基层干部的神圣职责和使命!”玉皇庙镇党委书记房灵峰由衷地说。
由粗加工到精品制作,一方面得益于市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当地政府和企业家的积极引导、提档升级、羽化成蝶。目前,该镇房村、老口村的服装加工厂都由上马之初的小订单、粗加工成功转变为个性化精制作、大订单生产,实实在在成为当地发展经济的一个产业项目。记者郑华伟通讯员魏忠友
新闻推荐
孟桂云(左)到郓城县黄泥冈中学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并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三十载执着坚守,她连通普法惠民“最后一公里”;三十载...
郓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郓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