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有了资本、有了人脉的她选择了回家创业,在老家建起制衣厂。“一直有回家的意愿,更源于近年来政府各项政策的支持,最终让我下定决心。”6月6日,李海霞告诉记者。
万事开头难,由于服装厂是订单加工,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工人技术不熟练,产品质量达不到客户要求,再加上高额的运输费等因素,服装厂头一年就亏损了。如今,仓库里面还存着当时的第一批产品。李海霞说:“生产的产品做工糙,人家不要,现在都浪费掉了。”回乡创业本来是因为老家的人力资源成本便宜,可没想到,赔钱也赔在了这上头。
要调动返乡创业人员的积极性,政府就得拿出诚意来。看到李海霞原先的厂房简陋拥挤,镇上就出面,帮她选址建新厂;县里协调企业,捐献20万元;车间每雇用一名贫困户,还给贴息贷款5万元。李海霞告诉记者,原来租的厂房小,条件差,去年10月份,新厂房投入使用,增加了设备,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搬进新车间,李海霞降低了招工门槛,贫困户只要有劳动能力,车间就给安排岗位。她还专门买来便宜布料让工人练手,技术熟练了,再做订单。
返乡创业,并不是单纯的一方意向,更需要平台、机遇。回乡投资农业的刘强就是一名受益者。利用扶贫贴息贷款建起千亩有机蔬菜基地后,刘强今年又建起了第二个千亩采摘基地,单体大棚面积210多亩,刷新行业纪录。
郓城县百蔬园种植合作社经理刘强告诉记者:“我本来是计划用五年的时间,从生态种植到乡村旅游,把整个一二三产业的链条打通,现在县里有扶持,我两年之内就能完成这个目标。”
返乡创业,扎根家乡。在郓城,不仅仅是有了资本、有实力的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上大学时,郑本栋已经开始接触网销鞋子。彼时正值电子商务兴起,郑本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毕业后,他回乡创建“艾尚羽”品牌,主营羽绒被、羽绒床垫和床品套件等床上用品,没想到入驻天猫商城第一年就斩获全网销量和人气第一,2016年“双十一”销售额1080多万元。
郓城县人社局局长李强告诉记者,郓城县是全国首批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近年来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支持返乡创业。设立了县级返乡创业服务中心和23个乡镇街道服务站,为创业者提供快捷便利的创业指导和信息服务。打造园区平台,创建了占地1200亩、实现“七通一平”、拥有标准化厂房64万平方米的市级返乡创业园,现已入驻企业68家。5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公司、个体工商户1000余家。通过实施“六个带动”战略,将返乡创业与全县招商引资、新旧动能转换、新型城镇化、电子商务、科技创新等战略有机结合,形成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聚集效应,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如今,返乡创业在郓城渐成燎原之势。2016年以来,全县投资过亿元的在建返乡创业项目达到15个,完成投资12亿元;签约项目16个,合同协议金额62亿元。
郓城籍上海山东商会副会长李超积极牵线搭桥,不仅自己投资1.1亿元兴建了福乐医养院,还动员程屯籍大学毕业生王振涛,返乡合资1.4亿元创办了赛莱电气设备项目;黄安籍晋江俊志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友东,邀请台湾朋友3次来郓考察,达成特种定向高档刨花板项目投资协议,可引进外资3700万美元,产品将全部出口……
郓城县委副书记、县长谷永强介绍,鼓励支持返乡创业,发展“归雁经济”,不仅是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更是我们加快发展、奋力赶超的现实抉择。郓城县有近18万外出人员、优质劳动力异地就业创业,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人脉资源,具有回家创业的强烈愿望和巨大潜力。最大限度地吸引他们返乡就业创业,将为郓城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供新动力。
记者张啸郑华伟通讯员王建伟王伟赵修国刘考勇杨静
新闻推荐
河南男子流落菏泽敬老院里一住半年近日在有关部门努力下,男子终于找到家人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韩波通讯员郭恒杰杨静)5月30日,郓城县杨庄集镇敬老院热闹非凡,河南籍张言兵在家人的陪同下,手持锦旗,向郓城县杨庄集镇敬老院表达谢意。据了解,2016年12月8日,郓城县杨庄集...
郓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郓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