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充分挖掘培育丰富的农业资源,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乡村美了,群众富了,“生态乡村”建设正在牡丹区大地上落地开花,一批产业强、环境美、品牌响的特色村庄和小镇正逐步形成,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牡丹区多措并举,大力推进产业振兴。编制完成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上半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81万亩;着力发展农业“新六产”,新增家庭农场10家,新型经营主体达3330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1家,达到1474家;新增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家、发展到130家。
深入实施人才振兴。今年上半年认定、选派科技特派员81人,举办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带头人培训班23期,培训2260人;新增返乡创业2793人,创办经济实体1716户;引进农村优秀人才26名。
持续深化生态振兴。扎实推进“七改”工程,深入开展村庄、路域、河域、田野、庭院五大专项整治行动,上半年新建美丽乡村23个、达到148个;着力抓好创森工作,创建市级森林乡镇4个、省级森林村居3个、市级森林村居36个。
加快推动文化振兴。大力弘扬优秀乡村文化,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上半年免费送戏下乡134场,送电影下乡2329场,新建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
切实加强组织振兴。举办“头雁工程”精品培训班,组织60名村党支部书记外出学习,并对村“两委”成员轮训一遍,培养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788名。抓好过硬支部建设,评选挂牌五星级村党组织85个,建成首批区级“头雁工程”示范点32个。
文/通讯员 王付明 郜玉华 蒋 硕
记者 郭卫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品通讯员赵忠宇)9月20日,由菏泽高新区管委会和启迪之星联合主办的启迪之星(菏泽)加速器揭牌仪式举办,标志着菏泽...
菏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菏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