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郜玉华王天慧邓婷婷)7月22日,笔者从牡丹区扶贫办获悉,今年以来,牡丹区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撬动作用,大力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并积极鼓励吸纳社会资本注入,不断增强脱贫解困的“源动力”。
今年以来,牡丹区投入扶贫资金近5000万元,打造了中德产业园等一批扶贫项目;争取市扶贫资金2000万元,与北京有机地标绿色食品公司进行扶贫开发战略合作,规划建设1200亩扶贫基地;引进投资1.5亿元的德国乔瑟集团,发展大田草莓种植、加工等项目;扶持构树基地产业延伸,发展构树牛养殖1200头,发展小留镇梨树种植3000余亩、高庄镇葡萄种植1000余亩,贫困群众通过参与经营、土地出租、就近务工、项目分红等多种方式获得了收益。
“村里建设的扶贫大棚,让我们这些留守的家庭妇女增加了收入,增添了致富信心。”日前,在沙土镇房庄果蔬种植大棚内正在干活的村民王秀华说。沙土镇突出资金整合,提升产业实效,利用2310万元扶贫资金,建设扶贫产业项目18个,形成了以房庄、辛庄果蔬种植和吕庄服装加工等为龙头的产业基地,解决了扶贫资金“条块化”管理、“碎片化”分配、“零散化”收益等难题。目前,该镇40个行政村每年受益分红199.6万元,直接入村入户收益149.6万元。
小留镇为让较大企业顺利入驻扶贫车间,整合辖区内16个行政村的扶贫车间项目,建设了26亩的扶贫车间创业园。其中入驻的菏泽荣邦电气年产值2000余万元,税收过百万元。“我们在建设扶贫车间助农增收的同时,还大力发展扶贫农业,不断拓展群众的致富渠道。”小留镇党委书记朱中华介绍,该镇邢楼村作为曾经的省级贫困村,前几年靠种植油用牡丹,摘掉了贫困的帽子。邢楼村在原有种植牡丹570亩的基础上,新发展牡丹1200余亩,并采用田间套种花生、大豆等农作物的方式,让种植户平均每年每亩增收1500元左右。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李婷徐香香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郭卫东)“村里建设的扶贫大棚,让我们这些留守家庭妇女增加了收入,增添了致富的信...
菏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菏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