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做义工,就感觉像每天要洗脸、刷牙一样自然。”当记者问她们做义工的感受时,宋永红这样随口回答。
7月14日,牡丹区东城办事处一处普通的住所中,四姐妹中的三位,大姐宋永波、二姐宋永清、四妹宋永红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言谈之中,三姐妹是那么的真实、富有爱心、乐于奉献,不觉中激起了记者的无限感慨之心、敬佩之情。
“怎么想着去做义工?”今年45岁的宋永红给记者讲了一个不是缘由的缘由。说它不是缘由,是因为成长在这样和谐、幸福,充满爱心的家庭里,做善事已经是自然而然,不需要强加、不需要刻意。说它是缘由,是因为这件事,于2016年5月开始,宋永红走上了正式的志愿服务之路。
2016年4月的一天,她们的母亲安详地去世了,可宋永红作为家里的老小,也是和父母感情最为深厚的一个。她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愿出门,也不愿交流,天天以泪洗面。母亲慈祥、和蔼的面容总是浮现在她的眼前,虽然姐妹们有的已退休,甚至当了祖母,但是大家有空就来看望父母,做做家务、聊聊天,捶捶背、捏捏腿,幸福得无以言表。宋永红对于这突然的家庭变故,根本无力承担,更不愿面对现实,几近抑郁。
一个月后的某天,朋友带她去参加了一次义工活动,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回来后我们都感觉四妹像是变了个人一样,非常不可思议。”大姐、二姐一开始不太相信,天天盯着她,生怕有什么事情发生。
“看到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他们还那么小,就得不到父爱、母爱。我都四十多岁的人了,有他们陪伴了那么多年,我应该知足了。”宋永红说,出了福利院的门,她就大哭了一场。
“记得小时候要饭的很多,别人家都把大门关上,我妈从来都不让关,还把人家弄家里来住,到走的时候还把家里的米给人家带上,要是人家生病咳嗽,还专门去给买药。”想起母亲以前是如何关心贫苦人,如何施展善心,宋永红决定要像母亲一样,将爱心传播给更多的人。
可能做义工会“传染”,也可能是良好家风让她们从小就耳濡目染。后来,她们只要在一起,四姐妹就会集体去做义工。从小多才多艺的大姐和二姐经常登台献唱,为敬老院的老人、福利院的孩子、精神病院的病人……送上一首首“希望”之歌。三姐服务,四妹主持,“宋氏四姐妹”开始了配合完美的志愿服务之路。
有一点遗憾是,自1990年,三姐妹陆续离开东北老家来到菏泽,只剩老三依旧在外,现如今只有闲暇或逢年过节时四姐妹才能团聚。可在相聚不多的日子里,志愿服务从未中断……
“志愿服务之路是‘痛’并快乐着的。”二姐宋永清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自然环境影响是一块,天热的时候热一身痱子。不过比起这些,更让我难受的是去福利院看到患病的孩子,去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每次离别时他们期盼重逢的眼神都让我格外揪心,想到自己能帮到他们才能稍有些宽慰。”
歌曲演唱只是志愿服务的一个小部分,日常捐资、捐物,帮助他人都已成为她们的习惯。现在,周末的“议程”之一便是志愿服务活动,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7月13日,三姐妹跟随菏泽爱心巡演协会又来到了菏泽孝慈护理院,为老人带去欢声与笑语……
“志愿服务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未来会不会有人记住我们不重要,只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义工行列,愿我们都如歌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大姐宋永波说着便唱了起来,整个采访伴着歌声结束在这美好的愿景中。记者付凤臣张小彤
菏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菏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