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德领
“菏水雷泽孕华胥,曹州大地育牡丹。”古代,曹州南有菏山、菏水,北有雷泽湖,故名菏泽。西周时期,这里曾是曹国的领地,后故名曹州。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的中原要地。古曹州交通便利,商贾云集,为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有“天下之中”的战略地位。
孔子足迹遍及菏泽,旷代才子曹子建筑台衔觞赋诗,李白、杜甫琴台流连歌咏记载,则给这片庄重传奇的土地蒙上了一层风流蕴藉的色彩,而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如今的菏泽,古朴中释放着无穷魅力。虽不见鲁哀公获麟之势,但“一都四乡”的魅力让古老的曹州城厚重依旧。
一都四乡:
古朴中释放无穷魅力
提到菏泽,牡丹总是绕不开的话题。史记,菏泽牡丹栽培始于隋唐,盛于明清。至明,曹州牡丹甲于海内。菏泽牡丹以花大、形美、色艳、香浓,品种众多,面积之大而闻名于世。有“曹州牡丹甲天下,天下牡丹出菏泽”之誉。每至谷雨时节,万花齐放,游人纷至,蔚为壮观。“花在城中,城在花中”,若置身花海,揽芬芳,则令人心旷神怡,惊叹不已,油然有入仙境之感。
唐代刘禹锡曾这样描写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坊间,还流传着牡丹与武则天、隋炀帝、杨贵妃、欧阳修、蒲松龄等人的典故,至今仍被人所乐道。
谷雨三朝看牡丹,连阡接陌,成方成片。谷雨时节,菏泽各大牡丹园的牡丹次第开放,一朵朵娇艳的牡丹摇曳在枝头,吟咏着春日的浪漫,迎着春风的娇羞,欢迎着八方来客。菏泽牡丹共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237个栽培品种。遍野鲜花芬芳,红的艳如朝霞,黄的端庄淡雅,绿的碧玉晶莹,各色牡丹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早在5000年前,文明的祖先就在这里渔猎耕种,创造着文明。菏泽被誉为“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四乡”的称号让古老的曹州城更显得底蕴深厚。
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秦汉战争在此上演过惊心动魄的一幕,留下了汉高祖刘邦纳戚姬而称帝的佳话,而黄巢起义、宋江啸聚、白莲教、义和团等,则反映了曹州人民的英雄气魄与反抗精神。
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丰富的物产,特定的环境,孕育出淳朴、俭约、质直、礼让的民风。这种民风在清朝就已延续开来,《曹州府志·风俗》中记载:“曹郡风俗,士廉而朴,不习进趋;民质而淳,不善盖藏。四民之业,农居六七,贾居二三。”
如今的菏泽,古朴中释放着无穷魅力。虽不见鲁哀公获麟之势,但“一都四乡”的魅力让古老的曹州城厚重依旧。
人文曹州:
一个栏目,一种使命
在数千年的发展中,菏泽创造了无数辉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人文历史独树一帜的菏泽,有些暗淡了。人们似乎记不起、说不清那些让菏泽人、中国人骄傲的历史和过去,那些菏泽历史长河中蕴含的积极的、向上的,让人热血沸腾、让人深思难眠的文化因子,有“风化”的危险。
积极、阳光的文化因子不能成为浮云。作为一份有责任的媒体,我们有义务重新发掘、重新认识、重新思考、再次呈现那些影响、帮助、教化、推进菏泽人向前的文化元素。从2011年5月份,我们推出“人文曹州”栏目,其核心就是发掘菏泽的文化人物、文化现象、历史故事、艺术形式、民间特产、菜系精华等等文化元素。通过记者的笔,以现代的视角,生动的表述,向读者呈现菏泽的文化辉煌、菏泽厚重的人文、菏泽积极向上的精神。并要求栏目不照抄历史资料,反对静态化,要有新角度,新动态,新解读,发掘——再现——解读是最基本的要求,力求出新,在发掘中,寻求新生。
自栏目开设以来,先后刊发了《尘封40余年,大弦子戏重返舞台》《荡漾在黄河上空的激情民谣》《东方的民间交响乐》《手握大刀,将军血战不归还》《担起“老粗布”文化传承使命》等百余篇稿件,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因为只有文化、只有先进的文化、深厚的文化,才可能使一个地方营造出肥沃的人文土壤,使一个地方的发展厚积薄发,后劲绵绵;才可能使一个地方人才辈出,大气磅薄;才可能使一个地方大放光彩,魅力无穷。
新闻推荐
智能变革新体验 中国银行结硕果 中国银行菏泽分行多项智能化金融服务惠民生
◥中行工作人员指导客户在智能柜台办理个人业务。本报记者董梦婕通讯员贾国盼中国银行菏泽分行成立于1981年12月,目前市行内设部门11个,辖内机构总数24家,其中分行本部1家,管辖支行6家,经营性支...
菏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菏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