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邢孟
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首要一条就是居有其屋,住得舒适、体面、有尊严。
由于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简陋拥堵、环境杂乱的棚户区不仅配套设施落后,而且安全隐患多,成为菏泽城市发展的盲区和死角。棚户区改造让城中村居民彻底告别“蜗居”,在实现宜居的同时,也让整个城市的格局和功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棚改不仅是发展工程,更是补上历史欠账,垫高社会洼地的重大民心工程。通过棚改,菏泽涅槃重生之后,展现在市民面前的将是一个更具魅力、更让人留恋的城市。
棚户区居民告别蜗居
在火车站南侧的中华世纪城小区,丹阳办事处李大庙社区的居民沈海勇和众多老邻居陆续搬进了原址回迁的新房子。等了五年,再次回到了这里,还是熟悉的乡邻,但现在的居住环境跟之前相比,却是天上地下。曾经全家老小挤在一处阴暗潮湿的低矮平房,冬天用煤球取暖,夏天排水不畅导致雨水倒灌,其他的休闲娱乐设施就更谈不上了。棚改之后,沈海勇搬进了宽敞明亮新楼房,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住的舒适了,日子过得也越来越有滋味。
近几年来,随着棚改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中村、城市危房被拆迁,而原本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也正式告别曾将居住了多年的低矮平房,等待他们的将是配套完善的现代化楼房。而更多的像沈海勇这样的棚户区居民也将告别蜗居,实现安居。
自2016年菏泽“大棚改”时代拉开大幕,棚改项目遍地开花,棚改力度前所未有。当年,全市完成征收70709户、面积1027万平方米,提前3个月完成任务,征收总量在全国地级市中最多。2017年,全市棚改涉及18.2万户、近70万人,占全省的近1/4,菏泽棚改,全省瞩目。至2017年9月底,全市已完成棚改户征收182287户,提前完成全年棚改任务量。
据了解,2018年菏泽计划完成棚户区改造2.5万套,2019年计划完成1.5万套,2020年计划完成1.2万套,到2020年基本完成成方连片的棚户区改造,提前完成全年棚改任务量。目前已经启动了部分2018年棚改项目的入户丈量等前期工作。
棚改激发城市活力和动力
棚户区改造不仅仅是房地产开发,也不是简单的将低矮破旧、成方连片的建筑推倒重建,而是对城市空间更科学合理的布局,对城市功能的改造提升。
通过棚改腾出的土地资源,可以为教育、医疗、养老、健身、环保等公共设施提供用地需求,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更加均衡地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更加科学地布局城市空间,极大激发城市活力和发展动力。
赵王河上游片区,占地280亩,项目全长2公里,建成后将连通赵王河和万福河,引入鲜活水源,成为南部城区的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中心。
人民北路棚改片区包括魏海、双河集、郭庄和杨庄4个棚改片区。片区规划建设幼儿园6所、小学4所、中学2所,打通桂陵路、八一路、天香路等7条断头路,新增绿地面积4.6万平方米。该片区将打造成为集商业旅游、行政办公、生活居住为一体的新型智能化城区,成为赵王河下游一道亮丽的风景、菏泽北部城区的名片。
中华路南片区项目建成后,高品质住宅达到200万平方米、商业35万平方米、风情商业街1.5公里,将成为集高档居住、商务办公、时尚购物、休闲娱乐、现代教育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该片区规划建设两所高标准中小学,公益事业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时,打通青年路、中山路两条断头路,实现东西、南北交通道路的贯通,有效缓解了牡丹路、长江路、解放大街的交通压力,方便了群众出行,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形象。
据了解,通过棚户区改造,菏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发展后劲充分释放。仅菏泽市区,今年利用棚户区改造就腾出土地3万亩,计划打通断头路50条,新修道路60条,新建学校50所、医院10处、公园8处,棚改促进新型城镇化、推动新旧动能转化的作用不断凸显,棚改成果让群众的幸福生活指数不断提升。
新闻推荐
日前,菏泽消防宣传“进医院”暨灭火疏散演练活动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演练假设医院3楼一病房用电不慎引发火灾,2名人员被困。保安员巡逻发现后,上报保卫科长,通知单位微型消防站和周边重点单位...
菏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菏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