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画像
张长国
现在,提起巴蜀之地,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在四川盆地一带。其实,在中国的上古时代,巴蜀之地在今山东省菏泽市的成武、巨野一带,因为上古文字记载的缺失,造成了许多历史没有完整记录下来,成为后人的遗珠之憾。但后代学人通过不懈的考证考辨,依然解决了许多悬而未决的历史,不断给人以惊喜和启发。菏泽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上古历史上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许多的历史事件在此地发生,不断引起人们的追寻和探索。
巴地在菏泽
《山海经·海内经》载:“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大皞是为伏羲别名,菏泽的雷泽为伏羲的出生地,据此,巴人的先祖为伏羲,后照是开始定居在巴地的人,巴地最早出现在菏泽。巴蜀之地之所以在菏泽地区,是因为上古的菏泽一带,水草丰美,气候宜人,是古人理想的聚居地,因而产生了许多的部落。夏禹时期,“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涂山,就在今菏泽市曹县的土山集一带,“万国”之说,也是形容当时的部落之多,而且,限于当时的交通条件,这些部落距离涂山的里程往大了说应该不超过南方的长江。到了400多年后的商汤时期,商汤伐夏胜利后,前来祝贺的诸侯有三千多,在400多年里经过互相的攻伐兼并,“万国”成了“三千诸侯”。到周武王伐商纣的时候,前来会盟的诸侯又成了八百多个,可见,有许多诸侯国都在战争中灰飞烟灭了,有的,只在史籍中留下了只言片语,造成考证的困难。巴人当年也参加了伐纣会盟,之后,巴人加入了周武王的伐纣大军。
巴地在今成武
在甲骨文中,巴字是一个跪坐的人形,伸出两手,下垂的手肘下有两竖。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巴字的形象说明巴人生活在水泽之地,手肘下的两竖是粘连不断滴下的泥巴,因泥巴有黏附的特点,所以巴字又引申出巴结、贴附的字义。据字形看,巴人和泥浆打交道较多。结合此地与“舜耕历山,陶河滨”鄄城、定陶地方相近,据此,巴人的主要职业应该是制作陶器。在上古时代,巴地是个水泽纵横的地方,所以,该字的字形也离不开巴人逐水而居的特点,有了河流,才能有好的泥质,泥质好,制作的陶器质量也好。巴人居此制陶,满手的泥浆也就成了他们的形象。那么,为什么说巴地在今成武县呢?在成武县汶上集镇东北十里,有一个名为玉帝庙的村庄,村西北有一个低矮的土丘,清代《城武县志》中记载,此地为巴丘,村依丘名,称为巴丘村,因避孔子讳,又称为巴邱村。清乾隆时期,王氏迁此立村,因有玉帝庙,改为现名。在新中国成立前,汶上集镇北一带为水患区,此地的“菏泽渔歌”曾是古成武八景之一,这是古代的地理状况遗存,也证明上古时巴人与此地的关系密切。《史记》载:“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因水患,古巴人也和其他部落一样,筑丘而居,因巴人所居称为巴地,此丘也被称为巴丘。
巴人如何南去
到了殷商时期,巴人制陶,经济发展,势力得到了加强,成为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不听从商王号令。根据甲骨卜辞的记载,武丁曾经命令妻子妇好几次征伐巴方,即巴地。但是没有取得胜利,于是,武丁决定亲自征伐巴方,也没有取得胜利,最后,武丁和妻子共同去征伐巴方,把巴人赶到了妇好设计的埋伏圈里,打败了巴人。在此之后,失败的巴人举族南迁,为了纪念故地,也将巴蜀这个地名带到了南方。在周武王伐纣的时候,巴人为了报仇,出兵协助武王灭商,这是后话了。
关于蜀地在巨野,有必要进行概略说明。因巴人和蜀人关系密切,蜀地和巴地相接,成为一体,所以,巴蜀成为密不可分的一个词。今汶上集镇与巨野接壤,蜀地应在巨野一带。那么,蜀地在巨野什么地方呢?应在今巨野的独山镇一带。《史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涿鹿又称独鹿,繁体字写为“獨麓”,古时也写为“蜀鹿”,这次大战应发生在独山镇辖区内一个名为独山的山脚下。因此,这个地方的人也被称为蜀人。古巴丘地与古蜀地直线距离只有六十里左右,因为两地交好,所以,被连称为巴蜀,一直被称呼到现在。
新闻推荐
“近些年离婚率不断上升,很多夫妻离婚是一时冲动,离婚后又觉得后悔,针对这种情况,《民法典》增加了一个月的离婚冷静期,只要在...
巨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巨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