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念东 通讯员 谢新华 田加冠 报道
本报巨野讯 “第一次见到蛾子挂10卡到15卡,每五至六米在棉花苗中间悬挂一卡。过7天到10天,再挂第二次,再过7天到10天,挂第三次,一般放两到三次就可有效防治棉铃虫。”日前,在巨野县陶庙镇后店子村的棉花田,山东鲁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康培华正在指导农户如何悬挂蜂卡。
棉农们在棉田悬挂的蜂卡,每个卡里面有一千头螟黄赤眼蜂。“螟黄赤眼蜂会寻找棉铃虫虫卵寄生,并吃掉棉铃虫虫卵,在棉铃虫还没成虫产生危害之前就被消灭了,从而达到以虫治虫目的,也起到了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像这种每个一千头螟黄赤眼蜂的卡,一亩棉田要挂10卡到15卡,相当于每次每亩放养1万到1.5万头螟黄赤眼蜂。”康培华说。
巨野县金丰公社总经理张广立说:“眼下正是预防棉铃虫害的关键时期。一物降一物,我们引进棉铃虫的天敌‘以虫治虫’,以达到清除害虫的目的。”
为防治棉铃虫等虫害破坏棉花生长,金丰公社引进“以虫杀虫”办法,培育并放养赤眼蜂,以达到清除棉花害虫的目的。这种先进科学的办法,见效快、成本低,而且无污染。此外,放养赤眼蜂的生物防治技术还具备长效性,也大大降低了棉农劳动强度。目前,金丰公社50亩棉田共悬挂蜂卡2000余个,将陆续悬挂蜂卡10万余个,为2000余亩棉花丰收提供保障。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邹雪记者胡德光)近日,巨野县法院依法判决了一起电动三轮车肇事案,被告张某艳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
巨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巨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