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淑梅老人在写作中思考
60岁识字,75岁学写作,80岁学画画,到了82岁,已写下近60万字,画了上百幅画,出版了5本书——这是82岁的中国老人姜淑梅的“成绩单”。
一袭旗袍,一头银发,笑意浮动,眼睛里散发出柔和慈善的光,讲话幽默风趣……在黑龙江省绥化市,记者见到了姜淑梅。
两个月前,姜淑梅的第5本书《拍手为歌》出版,其中包含很多过去的歌谣和民俗故事。“现在会的人越来越少了,得赶紧记下来。”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她乐呵呵地说,“里头的插图也都是俺自己画的。”
2013年秋天,姜淑梅的处女作《乱时候,穷时候》出版。书中一个个故事短小精悍,情节生动。有评论说,她书写的是中国乡土家族史,也是一部被战乱、死亡和饥饿浸泡的民族血泪史,“质朴的叙述,不用华丽,就已动人”……
而在此之前,“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太太说想学写作,就连家人都不信。
1937年,姜淑梅出生在山东省巨野县。家境遭变,加上战乱,她根本没机会上学。后来一家人跟着乡亲“闯关东”,她和丈夫在黑龙江一家砖厂打工。等年纪大了,她又像“打补丁”一样给各个子女带孩子……
1996年9月,老伴儿在一场车祸中意外去世,姜淑梅一下子变得郁郁寡欢。女儿张爱玲想了个办法开导她:“娘,你学认字吧。”
不同于小朋友们先学拼音,姜淑梅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认字方法。她先编好歌词,让孩子们写在纸上,她照着一遍一遍地念。时间长了,自己编的歌会唱了,她也把字记住了。
别人上街问路,姜淑梅上街“问字”。广告牌、宣传单、公交站,还有看电视和小人书,只要看到不认识的字,她就张口问。等她认了不少字,女儿便把一些文学作品拿给她看。看多了,姜淑梅觉得:“我也有故事,我也能写。”
那时,姜淑梅已经70多岁,手颤颤巍巍,写出来的字笔画横不横、竖不竖,像锯齿一样,一天连一句话都写不下来。但她是个勤奋的学生。姜淑梅有一个笔记本已翻得毛边了,便是她的“生字本”,里面写满了各种口语、土话里的生僻字,大大小小密密麻麻。
很多人想象不到,这个“高产作家”从没有属于自己的书房。
姜淑梅坐在客厅沙发上,把沙发靠垫放平搁在腿上,再垫上一块毡子,便开始“码字”。打印纸的背面、各类包装纸、小孩子的作业本、医院就诊手册……手边有啥就拿啥写,还有的书稿写在纸条上。
自己的故事写完了,姜淑梅就去“上货”,也就是搜集别人的故事。录音笔、笔记本、笔,是她的贴身三件套,一听到好故事,她就尝试转化成书中的素材。
把一沓沓手稿变成铅字,女儿是她的“第一编辑”。刚开始,姜淑梅写的稿子没标点、没题目、没段落,这“三无产品”让人头大。张爱玲边把文稿敲进电脑,边和坐在一旁的母亲一一核实,随时修改。
给母亲当编辑,张爱玲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原汁原味”,她所做的工作最多的就是改错别字和病句,删掉多余的话。
写作的路一旦走通了,姜淑梅就像话匣子打开了。第二本《苦菜花,甘蔗芽》如同第一本书的姊妹篇,《长脖子女人》收集了聊斋般的民间传说,《俺男人》记录了各种家族故事……姜淑梅收获了不少“粉丝”,她也成了“网红作家”。
有人说,姜淑梅写的故事复活了艰苦岁月,让人看了揪心。姜淑梅却说:“要是没有这么多苦难,俺也写不出这些书。写以前的苦,是为了让年轻人珍惜现在的甜。”
“不怕起步晚,就怕寿命短,千万别偷懒。”这是姜淑梅的座右铭。如今她又学起了书法,期待着早日筹备一场书画展。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站在巨龙河旁边,巨野县吕官屯陈庄村的村民陈广勇感慨颇深:“以前,水又脏又臭,谁也不愿意在河边多呆。你看现在这河面多干净,环...
巨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巨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