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②③8月15日,在市文化和旅游局小剧场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梆子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祝凤臣,正在指导弟子们排练新剧目。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梆子代表性传承人,祝凤臣在菏泽可谓家喻户晓。她虽主攻花旦,却基本功扎实,戏路宽广,能胜任各种角色,演绎不同风格,由她主演的《老羊山》《反西唐》《五凤岭》等剧目在戏迷之间好评如潮。2018年,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据了解,山东梆子也叫“高调梆子”,起源于山陕一带的梆子腔,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越太行而入山东,受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逐渐衍变而成。山东梆子唱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且板式、曲牌丰富。其音乐既生动又平俗,具有高亢奔放、刚劲激越、婉约和谐、舒展明亮的独特韵味。表演形式丰富而规范,注重技巧特长。动作粗犷,架势夸张,不同行当的表演异彩纷呈,具有较高的艺术、学术和实用价值。
祝凤臣介绍,山东梆子在山东境内的演绎活动以菏泽为中心,遍及济宁、泰安、临沂等地市的大部分县区和农村,覆盖多半个山东。流行范围东到黄海之滨的临沂市,西到河南开封、郑州,南到江苏徐州、安徽阜阳及蚌埠,北到河北大名、石家庄等地。山东梆子剧目丰富,有近1000多出,经常上演的也有600多出,以演历史故事戏为主,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映射出历史文化轨迹。整理改编、创作的《墙头记》《两狼山》《选村官》《山东汉子》等许多传统剧目及现代戏,多次进京演出。其中,《山东汉子》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祝凤臣表示,在解放初期,菏泽就有业余梆子剧团100多个,有巨野的大姚班、定陶大兴班等,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上世纪90年代,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戏曲开始走下坡路。而自己也经历了剧团解散、转行、重考演员等历程,但最终坚持了下来。
“被评为山东梆子国家级传承人之后,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原来想的只是如何唱好戏,现在想的更多是山东梆子今后的传承。”祝凤臣说,做好山东梆子的传承是她的责任和义务,但她一个人的力量太弱小,只有汇集大家的力量,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戏曲人才,才能使山东梆子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文/图记者孙涛时苏建
①祝凤臣(前)为弟子们示范标准动作
②排练间隙,席地而坐来“说戏”
③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祝凤臣在后台纠正青年演员的基本动作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姜培军)8月6日至7日菏泽市出现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巨野、成武、单县等县区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巨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巨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