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巨野的农民画,当家品牌当然是工笔牡丹。画工典雅,色彩绚丽,雍容华贵,雅俗共赏,既传统又现代,已成为国画市场中的一朵奇葩。一支笔绘就一张脱贫图,巨野县通过挖掘农民画这一传统资源,引领百姓脱贫致富。
在巨野县农民绘画培训基地,每天都有近百名农民画师埋头创作,而且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培训基地有很多专业画师,可以跟他们学习,有很多画友,也可以交流沟通,市场方面也不用操心,由培训基地代销,一年收入差不多八九万元。”大义镇北彭堂村村民彭秋焕告诉记者。
从易于上手的工笔画入手,先实践、后理论,而且画的又是再熟悉不过的牡丹,这些使惯了镰刀、锄头的巨野农民竟然玩转了画笔,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牡丹工笔画陆续走向全国各地文化市场。
永丰办事处铁炉棚村村民杨燕也是一名农民画师,然而她拿起画笔,却是源于贫困的家庭。丈夫患有严重的心肺病,丧失劳动力,只有2亩地勉强维持生活。农民想脱贫,政府来搭台。巨野县从培训、写生、创作、展览、推介等全产业链入手,推动产业扶贫。
“县农民绘画培训基地在各镇办事处成立了绘画培训点,免费培训工笔画,我在2013年参加了工笔画培训班。”杨燕告诉记者,随着绘画技艺的逐步提高,现在每月能拿到四五千元的收入。正是靠着工笔画,杨燕一家的经济状况慢慢好转起来,大女儿大学毕业有了不错的工作,二女儿也已在大学就读,家里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现在杨燕逢人就说,是工笔画让她过上了幸福生活。
眼看着画画能脱贫,全县涌现出农民画热潮。巨野县农民绘画培训基地具体负责全县农民画师的培训、作品展示和对外交流,是带动全县书画产业发展的龙头。基地通过免费培训贫困户、帮助贫困户就业、拓宽绘画作品销售渠道等方式开展帮扶活动。在全县农村设立16处绘画培训点,现有农民画师15000人,年新增农民画师2000余人,农民绘画年产值5亿元,目前已有1万多贫困人口靠绘画脱贫。
记者 祝见华
新闻推荐
...
巨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巨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