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记者 解中卫
巨野县田桥镇王土墩村的一位王姓老人去世,在该村红白理事会的主持下,近日举办了一场极其简约的葬礼。
老人出殡当天,孝服简化为黑纱和白花,没了响器班、烟酒是最便宜的,吊唁亲戚中午每人一碗大锅菜。如此一来,避免了攀比风带来的铺张浪费,切实减轻了事主的经济负担。
一碗菜“端起”新风尚
2月10日(正月初三),是巨野县田桥镇王土墩村王姓老人出殡的日子。葬礼严格按照该村红白理事会的统一要求举办,虽然没有器乐喧天的热闹场面及华丽的纸质房屋、豪车、家电等,但依然在庄重严肃的氛围下进行。
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光立介绍,没了响器班、纸活,孝服用2元钱一个的黑纱和几毛钱一个的白花代替了,以前繁琐的礼节和祭品也精简了。“以前,吊唁者中午吃饭都坐酒席,一桌十几个菜,加烟酒要好几百元。”王光立说,现在改吃大锅饭,10个人吃饭也用不到50元钱;烟是3元钱一盒的,放在托盘上,谁吸谁拿;一瓶酒不到10元钱,吃饭时谁想喝就喝点。以前花费几万元的葬礼,现在仅几千元。
在巨野,不仅田桥镇推行丧事减办,其他乡镇也同样。
龙堌镇北李村两委在原有红白理事会的基础上,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全村红白喜事由理事会统一办理。会长李洪臣说,白事事主向理事会预支5000元,喜事事主预支10000元,由理事会统一支付,不许事主私下办理。这就避免了相互攀比“烧钱”,减少了铺张浪费,也平衡了公众心理。事主预支的钱,每一笔支出全部记账,账面剩余资金事后归还事主。在北李村红白理事会的红白事等级册子上,每桩红白事的时间、事主、办事过程及环节、总花费等都有详细记录。
2015年7月初,巨野县文明办、民政局深入全县18个镇(区),就文明节俭办红白事进行专题调研,群众普遍反映红白事浪费严重。
就龙堌镇北李村来说,在移风易俗活动开展前,村民盲目攀比,造成“轻奉养、重厚葬”的不良风气。李洪臣介绍,老人去世后,子女为要面子,出殡时大操大办,一摆就是几十桌,每桌十几个菜,再加好烟好酒。“出殡时,响器班不停地吹奏,仅路祭就用两个多小时。”李洪臣说,场面虽大,但死去的人是看不到的,花那么多钱,倒不如老人活着时好好孝敬。
李洪臣清晰地记得,他们村有户人家,兄弟两人在母亲去世后大操大办,花费4万多元。他们本来经济状况就不好,丧事花费负担沉重,自认分摊不均,兄弟反目,多年不和,还与亲戚断绝往来。还有一户李姓人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结婚时攀比花费4万多元,二儿子结婚花费6万多元,无奈求亲告友,借钱办事,还了10年债。
丧事一碗菜,能省一万块
针对婚丧盲目攀比大操大办这一陋习,巨野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民政局于2015年7月借势”双联双创“活动,向全县人民发出 《移风易俗倡树新风》倡议书,倡议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反对铺张浪费。与此
同时,巨野县制定下发
了 《婚丧事操办指导意见和参照标准》,并在634个农村(社区)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把红白事纳入村规民约,规定本村红白事办理标准和程序。
《婚丧事操办指导意见和参照标准》上写明:在丧事上,重点在全县推广 “丧事就餐一碗菜”办法,严禁吃成桌酒席,提倡不用烟酒。如上烟酒,用烟每盒不超过10元,用酒每瓶不超过15元;在简化治丧形式上,提倡穿公用白大褂、戴白花等,实行节俭吊唁;提倡不请乐班吹、奏、唱,严禁搭台演出;在婚事上,提倡简约订亲,引导广大青年反对索要“天价”彩礼,倡树“不要车、不要房、自己家业自己创”的新型婚恋观;推广集体婚礼、植树婚礼、“爱心”婚礼等新式婚礼。对于结婚用车,严禁超过6辆,喜宴不超过10桌,每桌不超过12个菜,烟酒从俭,不允许请民间乐队搭台吹奏、唱戏,可播放喜乐。
移风易俗在刚开始时遇到一些阻力。“办丧事那么简单,很多死者的亲戚都不愿意,感觉没面子。”王光立回忆说,但等事情办完后,大家都看到了好处,都能接受了,越来越受欢迎。如今,“丧事一碗菜,能省一万块”在巨野广大城乡已成为共识,且广大农民群众对整改后的风俗拍手称快。
移风易俗推行半年,为群众节省4000万元
为让移风易俗真正接地气,巨野县在广泛调研、征求民意的基础上探索并推广了4项新模式:一是以麒麟镇获麟集、前冯桥等村庄为代表的“喜丧大院”模式。这些村均在村委大院配齐了婚丧事所需的桌椅板凳、锅灶炊具等用品,婚丧事均在院里进行,统一标准;二是以龙堌镇北李村、田桥镇朱烟墩、王土墩等村庄为代表的婚丧事花销封顶办法。村红白理事会对村内的婚丧事统一标准要求,预先列支4000-6000元不等的资金,在此上限之下节俭办事;三是以麒麟镇中心管区10个连片村庄为代表,率先推行“公共棺材”,开启了骨灰盒直接入土的先河,为解决骨灰盒二次装棺和逐步消除坟头作出了破冰之举;四是以章缝镇路庄村等为代表的村庄,逐步建立公共祠堂或公墓。
为推广移风易俗,巨野县也扩大正面宣传力度,在全县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70余万本、印制宣传画10万多份、组织15个先进典型村党支部书记到其他镇村开展巡回讲50余场次等,营造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社会氛围。此外,巨野县还制定了召开例会、情况定期分析、暗访调查、通报和工作考评等制度,各镇(区)与农村(社区)签订《目标责任书》。
目前,巨野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已基本形成常态,通过对3800余户7000余人次的暗访调查显示:98%以上的农民群众支持并积极参与了移风易俗、厉行节约活动。仅2015年下半年,全县3000余起丧事就节约资金4000余万元。 
新闻推荐
共植爱心树 同走希望路——山大总裁班菏泽同学会开展爱心植树活动
3月12日,巨野县柳林镇西王庄村迎来了特殊的植树节,山大总裁班菏泽同学会的企业家们为该村带去了绿化树苗并为贫困...
巨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巨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