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聃
本周沸沸扬扬的新闻中最不应被忘却的,在我看来,是一些“人”或“面孔”。“黑户”的名字再次被提起是在日前的公安部党委会议上,会议的一大主题就是解决全国无户籍人口——也即“黑户”的户口登记问题。《北京青年报》指出,权利没有“黑户”的常识不应再淹没。权利没有“黑户”应成为社会共识,孩子是无辜的。关于“黑户”的讨论,不能止于让他们获得一纸户口,更要延伸至对于权利本质的思索。
“黑户”出现在舆论场里,独居的人亦被关注到。近日,一篇题为《上海85岁夫妻手拉手开煤气点火自杀》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中国“一人户”家庭数量明显上升,全国的独居人口已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0年的14%。在这些独居者中,需要以公共视野打量的,显然不是那些为追求自由而独居的年轻人,而是那些不得不独居的老年人,他们的境遇最应被关注。银发社会在迫近,老龄化只会越来越快,让独居的老人被更多体恤,它的意义甚至在独居时代之外。
两个苹果又让一位镇政府办公室主任被议论包围。近日,有媒体发布山东巨野县纪委、巨野县监察局关于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通报,其中,巨野县田桥镇政府办公室主任魏衍顺因吃拿商户2个苹果未交钱被诫勉谈话。《中国青年报》的评论在思索:2个苹果引发的通报是不是“抓小放大”?它得出的结论是:抓小不放大,抓小也抓大,不回避小也不回避大……唯有形成如此共识,才能持之以恒地推进干部廉洁作风建设。
有太多的人,不应被公共的记忆所遗忘,因为他们对应的是更公共化的议题。因3万多套保障房被曝未如期竣工,贵阳市住建局局长刘朱日前被免去职务。不过,舆论热议的仍是该局长此前接受央视采访谎称自己“不是局长”的话题。媒体人顾昀称,公众不应把目光仅盯住住建局局长一人,说到底,一切皆因保障房被审计出问题而起。如今,只有让事情回到原点,揭开其中内幕,才能查清问题根源所在,也才能查清让这位局长惊慌失措、口不择言的原因。
即将过去的是11月的最后一周。12月就要到来,2015年就要告别。站在年度的尾巴上,总有无数感悟涌上心头。回望过去的一周,还有不少不应被忘却的人:朝阳群众又立功,歌手毛宁吸毒被抓;安徽芜湖原书记高登榜任海螺集团董事长。每个人都是一张时代的面孔,都有着专属于他们的经历与标签,我们需要对此观察,更需进行省思。
新闻推荐
近日,巨野县检察院“重大建设工程预防工作站”干警深入到施工现场举办预防图片巡展,并组织施工、监理、原材料供应以及其他相关单位重点岗位人员召开警示教育讲座,结合近年...
巨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巨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