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上午的日头有点毒辣。刘桂英骑车往镇上赶,一路竟然没有戴口罩。“原来,路上全是拉石材、石子、石灰的车,粉尘弥天,能呛死人。”她贪婪地做了个深呼吸,脸上的表情似乎是高兴。
刘桂英不是核桃园村人,在这里开饭店却已经十一年了。她的顾客多数是那些拉石材、石子、石灰的司机。生意很火,除了灶上的师傅外,刘桂英还雇了五个小工。
12时,饭店仍然没有一个人登门,冷冷清清,服务员聚在一起聊天。刘桂英叹口气:“唉,封山了!”
菏泽是一片黄土厚实的大平原,也不是没有山,有限的几座山包全在巨野县核桃园镇。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山石资源是支撑这个偏远小镇经济的支柱。“靠山吃饭”的群众多达1万人,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刘桂英领记者去看山。记者被眼前的“山”弄得哭笑不得:“哪还是山啊,分明一个大坑,深达十几米。”
“曾经确实是座山,地面上的石头开完了,就继续住下开,山就变成了坑。”刘桂英解释说。
粗放式的开采,不仅使得山石资源越来越少,而且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今年5月19日,巨野县依法整治非法石料开采加工场点工作正式启动。宁舍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一场封山禁采的战役就此打响。
“政府禁止开采,禁止石灰窑再烧,我开始也想不通。”范庆发说。
范庆发在当地小有名气,他的石灰窑规模最大。禁采某种意义上等于断了“吃山户”的财路。
转变思想当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政府也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碧水蓝天,为了环保。”范庆发后来想通了,窑也停了。
封山禁采工作筹备阶段,县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公安局、供电公司、国土局等部门及核桃园镇等相关责任乡镇密切配合,多次深入核桃园矿区调研,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应急预案等。
“在封山禁采中,通过停电、拆除用电设备、封塘口、堵窑门等工作,从根本上割断了违法开采的利益链条。”核桃园镇镇长甘云建说。
除了严厉的封山禁采措施,为企业和从业人员寻找新的发展路径也非常重要。巨野县专门出台了支持创业投资的细则,为转型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比如办理“注册、环评、安评”等手续享受“一站式”服务并免收办理费用,采石专业户参加的创业技能培训全部免费。
“以前,大车很多,粉尘弄得人睁不开眼。出门一会儿,衣服上就落一层灰。”对封山之前的环境,在镇上做了十多年生意的国庆富最有发言权。封山禁采一个月,全镇的石子粉碎机、拉石子的大车都已经“歇业”。灰尘弥天、白粉覆地、行人顶头巾、戴口罩的场面也见不到了。
“今后,核桃园镇将依托山地特色农业优势,以‘绿色、生态\’为主题,以古村休闲、生态农业、民俗体验为形象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让天更蓝、让水更绿,让空气更清新。”甘云建说。 记者 武占民
新闻推荐
以煤为“媒” 与油为“友” ——全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随记之六
...
巨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巨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