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耗,是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目标,是推动富民强市的最强劲动力,更是通向幸福菏泽、美丽家园的必由之路!
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大力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推进节能降耗增效技术改造,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实行源头控制,严把项目准入关,实现了经济的绿色循环发展。
链条上吃干榨尽
一家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在另一家企业里却成为新产品的原料;原本被农民一烧了之甚至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却成为生物发电的“宝贝”……在菏泽市,围绕原材料进行精深加工,不仅吃干榨净了资源,还生产出来新的产品,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链条越拉越长,产品附加值更是水涨船高。
初秋时节,郓城县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内的洪达化工,宽敞整洁的厂区一尘不染,一排排绿化树木生机盎然。这里没有机器的喧嚣,没有浓烟、煤尘、炉灰,处处释放出一种现代工业的气息……
在洪达化工,炼焦已不是简单的从原煤到焦炭这一步,在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煤气,被用于生产甲醇,而产生的煤焦油则用于生产燃料油和沥青等,煤炭在这里被吃干榨尽!
洪达化工节能减排不仅牢牢抓住企业内部链条的小循环,还延伸到临近的富海化工,将其生产中产生的焦炉煤气进行了回收利用。
“我们从设计开始就把煤化工、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进行了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不仅实现了对资源的吃干榨尽,还实现了煤气的零排放!”洪达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冯献忠告诉记者,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大势之下,能源化工产业正主动作为,扭住循环经济的“牛鼻子”不放松,千方百计从“口袋里”掏出生产力。
污染严重的“废物”转了一圈,就成了“宝贝”,链条上所有企业都得益,环保压力也随之变为加快发展的机遇和动力。如今,菏泽市煤电化工、石油化工、医药产业等支柱产业,均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立足煤炭资源优势,菏泽市建成了市开发区、巨野、郓城三个煤化工园区,涌现出巨野铁雄新沙、巨润建材和郓城洪达化工、富海能源等一批成长性强、发展潜力大的煤电化工企业, 拉长煤焦化、煤气化产业链,实现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升值。在油化工方面,形成了以东明石化集团为龙头,以玉皇集团、洪业集团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石油加工、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精细化工集群发展格局,有力促进了工业经济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
(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三废”里淘金捞银
走进巨野县巨润建材有限公司的生产厂区,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高耸入云的高温余热脱硫发电塔。熔铸玻璃产生的余热曾经被白白浪费,如今通过高温余热脱硫发电塔,发出的电力相当于年节约标煤 2.9 万吨,余热利用后,废气温度随之降低,二氧化硫得以回收。
“今年我们企业又投资1400万元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把回收烟气进行分类处理,剩余蒸汽则推动蒸汽轮机发电,真正做到了资源最大化利用。”公司负责人施云龙告诉记者。
与巨润建材不谋而合,铁雄新沙能源有限公司通过对副产品煤气和化工产品进行回收利用,每年可实现经济效益2亿多元。
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例,1-8月份,全市能源化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90.5亿元,增长15.9%;实现利税120.6亿元,增长11.9%;实现利润88.2亿元,增长11%。而与此相反,节能降耗成效明显,目前全市石化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到1.83吨标煤、煤化工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到1.85吨标煤,均处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为了实现资源的更好利用,菏泽市树立“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没有真正的废弃物”的生态理念,把节能降耗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着妙棋来下,不断盘活“废水”、“废气”、“废渣”等工业废弃物,大力推进副产品或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实现节能增效。富海能源干熄焦余热发电项目余热循环利用和节能环保技术全国领先,纳入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项目;汇盟生物科技产品拥有全球同类产品定价权,工艺流程、环保技术设计建设标准领先国内精细化工建设标准10年。
可持续发展的生动阐释
面对保增长与降能耗的双重压力和挑战,菏泽市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抓手,通过抓重点工程,促科技节能;抓能效对标,促节能增效;抓淘汰落后,促产业升级;抓循环经济,促绿色发展;抓节能监察,促依法用能;抓组织领导,促责任落实等手段,力促经济绿色崛起。
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注重典型培育和标杆引领,力争年内有95%以上的企业达到承诺目标,实现年节能量40万吨标煤。
抓好科技节能。对年初确定的总投资73.5亿元的100个重点节能技改项目,进行重点调度、重点支持,确保项目完工后年可新增收入152亿元,新增利润22亿元,节约标煤34万吨。
淘汰落后产能。对排查出的1153台套落后设备,制定详细的淘汰任务和时限,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力争年底前完成淘汰,节约标煤5.56万吨。
抓好项目建设。抓好总投资33.2亿元的30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建成投产后年新增收入122.3亿元、利润17.9亿元,节约标煤38万吨,节水0.43亿立方米。
上半年,全市共淘汰落后设备520台套,实现节能量2.6万吨标煤;重点节能技改100个项目已完成48个,节约标煤15万吨。年底前,菏泽市将突出抓好30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这些项目总投资33.2亿元,全部完工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22.3亿元,新增利润17.9亿元,节约(或替代)标煤38万吨,节水0.43亿立方米。 记者 祝见华
新闻推荐
摘菜不洗 拿来就吃 ——潮菜“冰草”带动传统蔬菜种植专业村腾飞
...
巨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巨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