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4年,菏泽全市各项经济指标稳步提高,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这些成就的取得,菏泽农村信用社功不可没。面对新格局之下的机遇和挑战,信用社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强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增强金融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创新产品,完善机制,倾斜资源,稳中求进,成为菏泽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致富奔小康的坚强金融后盾。
菏泽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不断改革创新,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至6月末,全市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789.67亿元,较年初增加99.2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09.03亿元,较年初增加54.51亿元;实现经营利润12.5亿元,同比增加2亿元;纳税1.5亿元,同比增加0.6亿元,增幅68%。
开辟信贷快速“绿色通道”
在巨野县万丰办事处苏集村,六顺养鸭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保建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致富经。他在农信社资金支持下,建起了养鸭大棚,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养鸭规模不断扩大。短短几年时间,他的合作社已发展社员340户,年出栏商品肉鸭600多万只,销售额2亿多元。
支持农户养鸭致富,只是全市农信社支持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菏泽农信社始终把改善支农服务作为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丰富支农内涵。针对农村经济形势变化,他们确立了“跟着农民走、跟着市场走、真情服务、创新服务”支农新理念,支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推广,拉长农业产业链,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济体开辟信贷“绿色通道”,实行跟踪建档、评级授信、利率优惠、快速办结、阳光办贷,寻求农民增收与自身增效的最佳结合点。至6月末,全市农信社发放种粮大户贷款234户、2228万元;农民合作社贷款85家、2687万元;农业龙头企业贷款53家、6.8亿元。
精心打造农民致富样板
“百千万”富民工程是菏泽农信社帮助农民增收、实现自身由单纯的“服务者”向农民致富的“引领者”转变的一项创新举措。
省联社菏泽办事处主任张效节说:“帮助农民发家致富,典型带动最有说服力,只有先引导和扶持一批致富带头人、专业户和专业村,才能带动更多农户走上富裕路。”为此,农信社确立了在全市各县(区)培育100个专业村、1000个致富带头人、10000个致富专业户的发展目标,为农民打造致富样板,实现先富带后富,推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信社将有能力带动农民致富的能人选拔出来,提供致富信息,简化贷款手续,增加贷款授信,把信贷营销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村庄和社区。
自该工程实施以来,催生了大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的合作经济组织。菏泽农信社为其量身定做信贷产品,按照“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模式,力求扶持一个农民经济组织,带动一个特色产业。近年来,先后涌现出东明西瓜、曹县芦笋、定陶山药、巨野大棚蔬菜等1100多个“农字号”龙头合作经济组织。至6月末,全市农信社累计发放贷款77.1亿元,扶持专业示范村1259个、致富带头人1.36万人、专业示范户10.01万户,使“百千万”富民工程成为农信社推出的知名惠农品牌,实现了农信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社双赢”。
创新品种破解企业融资难
曹普工艺有限公司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主要生产出口草柳编制品、木制品、实木家具等产品,加工农户辐射27个乡镇,是当地规模最大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财务负责人程传友告诉记者,公司每天近200万元的支出,农信社的信贷资金帮了大忙。
“市场瞬息万变,小微企业往往因流动资金短缺而贻误发展良机,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我们有责任、(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有义务帮助小微企业分忧解难。”说出这番话时,张效节的态度诚恳而又坚定。为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菏泽农信社通过深入调研、召开小微企业座谈会等方式,搞好银企对接,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资金流动和信贷需求情况。针对小微企业可抵押财产较少以及资金需求“短、频、急”特点,他们大胆创新,先后推出准抵押贷款、钢结构抵押贷款、企业联保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16个贷款新品种,满足了企业不同“口味”需求。至6月末,全市农信社银企对接签约企业达132家,投放贷款11.42亿元,并向162家未签约企业投放贷款19.06亿元;累计发放钢结构抵押贷款6.51亿元、林权质押贷款1928万元、收费权质押1.68亿元、仓单质押贷款4.3亿元、“准抵押”贷款3.19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贷款难、担保难问题。
菏泽农信社坚持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在惠泽地方经济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跨越式的大发展。目前,郓城、成武农村信用社已相继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菏泽农商行已获准筹建,2015年全市农村信用社将全面完成银行化改革任务。
通讯员 李中奇 张富贵 记者 王燕
新闻推荐
...
巨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巨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