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没有了;一路尘土的渣土车辆绝迹了;道路两边停车井然有序……徜徉巨野县城,移步换景,目力所及,都让人倍感舒适、妥帖。“城市建设,三分建、七分管。一座好的城市,不仅要重视建设,更要加强管理。”巨野县委书记成伟说。
近年来,巨野县城市管理局以“实施精细化管理,创建人民满意城管”的城管新理念,立足新起点,建立新标准,研究新措施,创建新机制,深化综合整治、加强长效管理,破解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曾经灰头土脸、乱象横生的巨野城,因“管”而破茧成蝶,实现了市容市貌的华丽转身。
疏堵结合治理“马路市场”
新华路北段曾是各类流动摊点的“重灾区”。从早到晚各类流动摊点占据着人行道、车行道。这一现象产生的是垃圾成片,臭气熏天,地上烟蒂、塑料袋、菜叶、广告传单随处可见,一到夏天,成群结队的苍蝇飞来飞去,行人捂着鼻子走路,机动车辆无法通行,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和市容市貌。
为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和夜市乱摆,一直以来,是影响巨野城市容市貌一大顽疾。前几年,巨野县城管局曾多次进行专项整治,由于这些问题反弹性较大,一直得不到根治。为了制止占道经营、夜市乱摆现象,去年以来,巨野县城管局强化源头治理,制定了整治方案,明确了整治区域,重点从新华北路、健康路、文化路等繁华街道开始,逐一向城区各街道辐射。一改过去“管、控、压、罚”等强制手段,局班子成员亲临一线,徒步执法,发放治理通知和明白纸3000余份,实行告知、服务、督促。去年开展了三次大规模集中整治活动,取缔顽固占道经营、流动摊点、露天烧烤、小吃摊130余处。
整治不是取缔,而是要规范。巨野县城市管理局局长谷军传说。按照有堵有疏的办法,巨野县城市管理局以真心贴近市民群众、以耐心推进文明执法、以虚心广纳群众意见、以贴心铸就群众满意城管,通过合理规划,结合有关部门在城区开辟了6个集贸市场分流点,可以妥善安置200多个摊贩,真正达到了城市管理和生活经营双赢效果。
猛药重典治理违法建设
违法建设问题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顽疾和毒瘤。在巨野城区,违法建设多年以来就形成了“你建我就罚,你罚我就建”的怪圈。为此,巨野县城管局在及时下发坚决杜绝违法搭建的县政府公告的同时,建立了控违拆违长效管理机制,采取了每日跟进,零报告制度抓控违;划分网格,包保联动抓控违;督查督办,绩效考核抓控违等多种方法。工作中,他们敢于碰硬,制止违法建设施以重拳,从源头上遏制违法建设行为。
针对违法建设敏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个别违法建设时间特殊、隐蔽性强的特点,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控制、第一时间查处”。按照“重心前移、前置管理、源头防范”的原则,注重方式方法,避免矛盾激化,通过强化措施、完善机制、构建网络,落实责任,合理划分责任片区,科学整合执法力量,加强了错时管理、夜间管理,加大了监控与查处力度。通过实行积极劝说与法律宣传相结合,自行拆除与强制拆除相结合等方法,以强拆推动助拆,以助拆加快自拆,对不听劝阻,顶风而上、影响恶劣的,立即采取强制措施,干净利落,绝不手软,不留隐患。去年共拆除违法建筑1.8万平方米,控违拆违完成得最彻底。
严查重罚治理渣土车辆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一些建筑施工工地管理措施不到位,渣土运输车和混凝土搅拌车超速超载,带泥上路、沿途“抛、冒、滴、漏”,不按指定路线、不按规定时间行驶等现象屡有发生。混凝土搅拌车漏在街道上的水泥,凝固在马路上,清洁工清理起来很费劲。脏了路面,也影响了交通。
为彻底整治此类违规违章行为,巨野县城管局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及时出台了《渣土运输管理办法》,对城区车辆办渣土运输证。规定:渣土运输和混凝土搅拌车一律19:00-07:30时间段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源头工地地面硬化,设置进出洗车处,严禁带泥上路;渣土覆盖好、水泥搅拌车带“笼头”,严禁抛洒遗漏。向城区各建筑工地和混凝土生产企业送达规范渣土运输、混凝土搅拌车辆管理文件、通知等100余份。
巨野县城管局还对城区所有渣土车全部改造安装自动封闭设置,喷大车号,进行GPS定位监控。所有建筑工地配备高压洗轮机,对裸土全覆盖,违者,严查重罚。两个中队24小时昼夜轮班巡查,实现无缝隙、拉网式整治,发现一辆,扣押一辆,处罚一辆。确保每一辆渣土车严格按照按规定路线夜间运输、覆盖运输、限速限载运输和加挂收集料斗运输。通讯员 谢新华
新闻推荐
...
巨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巨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