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武占民)巨野县龙堌镇左庄村生产路狭窄,一到农忙季节,因为车辆轧倒庄稼而产生矛盾的事情时有发生。前不久,镇政府专门拿出一部分资金,对村里的生产路进行了拓宽改造,群众心中多年的“疙瘩”解开了。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巨野县把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目标,广大党员干部沉到基层,集中解决了群众生活、生产中存在的难题。有些实事虽然很小,却办到了大家伙的心坎里,顺民意,暖民心。
营里镇西陈村因为离水渠较远,村民们灌溉大多用的是机井,许多较远点的村民“望井兴叹”。包村干部将情况反映后,镇政府为村里打了6眼机井,解决了灌溉难题。
干部作风如何,群众心中有数。只有真正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百姓的亲人,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群众才愿意打开天窗说亮话,民意才能浮上来。
营里镇是巨野县大蒜主产区,袁谢村因为道路不畅,每到收获季节,大蒜卖不上好价格。原来大家伙都担心“说了也白说”,没人向政府反映。村民谢连卫就此事向镇里的主要领导“掏心窝子”,几天后,村里的生产路就动工了。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巨野县的驻村干部每周下村听民意,乡镇党委每周召开驻村干部例会点评工作;驻村干部每月至少访农户10户,访农事10天,访产业基地、种养大户、致富能手等4次,同时,干部下村开会、走访、办事等,都要把群众的呼声和愿望记录下来,建立台账,限时办理。
巨野县开发区朱庄村村民朱续忍前年不幸遭遇了车祸,大脑受到严重损伤,住院费花去了50余万元。由于肇事方只是在住院之初垫付了9万余元,这让本来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村干部将情况反映给了开发区领导,在政府的协调下,不但为其办理了低保,而且找到肇事方,积极帮助协调赔偿问题。
巨野县还积极探索实行民情通制度,建立了由驻村干部任网格长、村两委会干部任网格员的民情通工作小组,明确了网格员每季度走访一遍联系户,每周一召开一次碰头会,每半年更新一次基础信息等工作责任。目前,巨野县各级党员干部为群众办理关于生产、生活方面实事2350多件,帮助谋划各类产业项目70多个,为贫困户搭建致富路子500多条,基层群众真正得到了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
新闻推荐
巨野开展“阳光低保”行动 重点整治错保、漏保、骗保、人情保、关系保及干部插手低保等违纪违规行为
...
巨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巨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