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3日,山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在全省农村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意见》,巨野县借此东风,积极探索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有效途径,得到了80万基层群众的一致拥护,吹响了新农村、新农民、新风尚的号角,全面提升了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截至目前,全县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标准的行政村达462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54.5%,2012年11月30日巨野县被省文明委命名为首批 “乡村文明行动”省级示范县。
新风拂面演绎乡村新变化
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这一难点热点,巨野县建立完善了农村生活垃圾县、乡、村、户分级管理方法,形成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城乡环卫一体化机制。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A1级垃圾处理厂1座、垃圾中转站25座,年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3000吨,环卫专用车辆设备120辆。在实施乡村文明行动中,巨野县围绕“让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的目标,全面加强以 “五化”、“四改”、“四通”、“三清”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1.76亿元,对全县100%的村级卫生室进行了标准化升级改造;全县72%的行政村通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坚持以农村沼气建设为抓手,全县共发展沼气示范村72个、示范户4140户,建设乡村沼气服务网点11处;在广大农村设立5900余个视频监控头及3G视频监控系统,架起了农村“平安天网”。
乡村沃土“播”下文明种子
乡村沃土“种”文化,是巨野“乡村文明行动”的特色之笔。巨野县充分发挥“绘画之乡”的优势,把绘画文化“种”到乡村,现已形成四个绘画专业镇,从事相关产业的农民达8000余人,普通农民画师的年收入超过4万元。像洪庙村一样,巨野县还相继培育了“武术杂技村”、“唢呐村”、“养殖专业村”、“樱桃种植村”等专业特色村41个。巨野把村文化大院建设、农家书屋建设、庄户剧团建设等融入文明乡村创建,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镇文化站18个,建成村文化大院480个,农家书屋340个,80%以上的村通上了有线电视,建立电子阅览室480个,规范化基层站点达到了70%以上,全县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63所。
长效机制助推文明行动扎根乡村
“两年多来,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但‘乡村文明行动\’要扎根农村,持久开展必然离不开长效机制。”巨野县委书记成伟如是说。
巨野县把“乡村文明行动”列入“一把手”工程,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把“乡村文明行动”完全渗透到群众生活中,真正为百姓排忧解难,以达到让百姓长久受益的根本目的。活动开展以来,巨野县还充分调动42个省市级文明单位,对农村进行结对帮扶并建立长效机制。实至名归,巨野县被命名为首批“乡村文明行动”省级示范县,这项荣誉承载着全县80万群众的殷切渴望和需求,将继续引领巨野全力打造更加宜居文明的乡村家园。 通讯员 徐巨转 张张龙 徐芬芬 记者 苏成华
新闻推荐
...
巨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巨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