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煤化工行业高耗能、高污染似乎是其典型特征。但你若深入到菏泽市的煤化工企业,你的印象会马上改变。在这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谐共赢”,菏泽市的工业化唱响了一曲曲雄浑的“绿色”发展之歌。一个个循环利用、多元发展、绿色环保的新型煤化工企业正在鲁西南大地上崛起。
“抠门”企业的节能账:产煤不烧煤
在巨野县新巨龙能源有限公司的会客室里,清新凉爽的环境让人倍感舒适。“如果是在冬季,我们新巨龙的暖气也比外面烧得热!”一旁的工作人员半开玩笑又自豪地说,
“你们煤炭多,得使劲儿地烧!”记者笑称。
“我们可没烧一点儿煤,公司‘抠\’着呢……”一旁的工作人员马上辩解。
“这可不是公司‘抠门\’,这叫能源回收利用!”听到我们谈话的公司负责人刘玉果,忍不住搭起话来。他告诉记者,新巨龙能源有限公司根据井下涌水量大、水温高的特点,利用水源热泵技术,装备14套水源热泵机组,总装机功率6185KW,总制热量26825KW,总制冷量24656KW,供热制冷面积12万㎡,可以满足矿井所有生产、生活场所夏季制冷和冬季供暖需求,夏不开空调,冬不烧锅炉,年可节约标准煤2万吨,减少CO
2
排放量3.4万吨、
SO
2
排放量235吨。
围绕打造绿色矿山,新巨龙能源有限公司积极推广运用低碳技术,实施绿色开采、清洁生产、综合利用、生态开发。2012年,完成节能量7468吨标准煤,超额完成“省千家企业低碳行动实施方案”节能量任务,万元产值能耗0.505吨标准煤,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煤矸石综合利用率100%,矿井水综合利用率83%。
“黑色”企业的绿色梦:产污不排污
从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线上流出的污水,在经过“隔油-浮选-水解酸化-推流曝气-曝气生物滤池-多介质滤池”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之后,在最后进入总排污口时,还有一位异常严格的“把关人”。
“这个‘把关人\’就是我们公司安装的智能化多功能电子应急闸门,如果我们企业排出的污水不达标,那么报警器就会自动报警,将数据信息传到环保局的在线监测系统上,这些污水将会被回流,重新进行再处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项应急系统像是铁钳掐住了排污企业的 “咽喉”,唯一的办法就是重新回收处理,达标后排放。
为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化,“黑色”产业绿色化。东明石化建成了三级环境安全防控体系,保障事故状态下厂区各类废水可控,事故污水不出厂区,不对洙赵新河造成污染。近年来,公司先后投资1.52亿元,相继建成投产凝结水、浓水回收和国家“十二五”重点领域水污染规划内确定的治污项目——中水回收利用装置。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年实现节能量17.8万吨标准煤,每年回收凝结水10万吨,节约新鲜水24万吨,减少污水排放量155.5万吨、COD排放量132.2吨、氨氮排放量25吨、二氧化硫排放量3万吨。
“初级”企业的高端路:用煤不止于煤
巨野宝舜化工利用铁雄新沙产生的焦化产品进行蒸馏加工,生产出酚油、轻油、橡胶等产品,形成了低能耗、高效益的循环产业链。
和宝舜化工只有一墙之隔的山东晨耀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3.6亿元,项目以铁雄新沙能源有限公司副产品粗苯、焦炉煤气为主要原料,经过深加工,生产纯苯、甲苯、等产品,进一步延伸了煤化工产业链。
巨野县以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为主线,牢牢把握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鼓励现代煤化工发展的产业政策机遇,充分利用资源和比较优势,加大与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力度,以煤制气、精细化工为方向,一方面引导支持煤化工业向高端终端产品转化;一方面对集聚区内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深加工、再利用,促进废物资源化。
践行科学发展理念,守护碧水蓝天。2012年,菏泽市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69%,累计完成 “十二五”目标进度的46.18%;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86%,累计完成“十二五”目标进度的74.45%,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5.08%、2.13%;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4.89%、0.11%。
记者 祝见华
新闻推荐
让求职者放飞高质量“就业梦” ——菏泽市多措并举推动就业工作新跨越纪实
...
巨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巨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