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新闻 曹县新闻 单县新闻 定陶新闻 成武新闻 巨野新闻 郓城新闻 鄄城新闻 东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菏泽市 > 巨野新闻 > 正文

文化接地气 彰显新活力 ——巨野县文化强县建设纪实

来源:菏泽日报 2013-03-30 10:18   https://www.yybnet.net/

文化产业项目拔地而起、梆子戏展演红红火火、书画艺术家潜心采风创作——巨野文化正在奏响一曲创造活力不断迸发的新乐章。文化接地气,聚人气,壮底气,鼓士气。

改革改出新活力

忙!从去年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到春节后,巨野百花演艺有限公司全体演职人员就没闲着,几乎每天都在排练和演出中度过,连双休日都难得休息。负责人唐爱国说,这种状态自梆子剧团改制以来已经持续近一年了。

春节后,剧团在巨野县麒麟镇获麟集村演出时,原本只有三天的演出计划,无奈在群众的再三挽留下持续了近一周,这让身为剧团当家旦角的国家级红梅金奖获得者刘秀云颇为感动。“老百姓愿意看,乐意看,还热情、无偿给我们演员提供食宿,山东梆子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刘秀云说。

据悉,转企改制前,作为事业单位的巨野山东梆子剧团几乎处于瘫痪状态,人员四处分散,演职人员毫无积极性可言。转制后,政府扶持解决了基本保障,企业依靠精品全力闯市场,不到一年的时间已新创剧目3部、赴全县镇村演出达350余场次。随着营销的扩展,该团还把演出搬到了徐州、濮阳、商丘、亳州等地,“巩固省内市场,拓展外部市场”战略初现成效。

顶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头、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梆子剧团离开了政府的襁褓,告别了曾经安逸的小日子,到市场上找饭吃,最终剧团增了收入、农民群众饱了眼福——这是一场双赢的改革。

传承传出新活力

3月20日,记者前往“中国民间杂技艺术之乡”巨野县大义镇孔楼村探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孔楼杂技”。

在村子的西南角一处练功场,记者见到了正在带领徒弟练功的“孔楼杂技”传承人孔祥会。孔祥会向记者介绍说,孔楼村的杂技艺术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几百年来,孔楼杂技艺术名声鹊起,逐步形成了高、精、尖、难、奇、巧、险、新“八字”著称的独特艺术。杂技,已经深深植根于5000多孔楼村老百姓的心中,全村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是行家里手。

离练功场不远处就是孔祥会的家,三间房子的墙壁上挂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式锦旗70多面。就在记者采访期间,孔祥会的儿子孔伟兴致勃勃地对记者说:“春节以来,咱们的节目先后登上央视网络春晚、山东卫视、辽宁卫视等大舞台,最近几天正准备赴湖北卫视呢。”在孔伟坚定而自豪的言语中,我们为孔楼杂技在传承中展现出的活力啧啧称赞。

新地标新活力

作为巨野文化新地标,投资6500万元的中国农民绘画培训基地,新年再亮新招,在去年累计培训农民画师1500余名的基础上,今年又列出了2000人的培训计划,一路之隔、总投资9.6亿元的巨野书画产业园区项目不日也将破土动工,一个从业规模过万、产值过5亿元的特色画乡指日可待。

文化力也是生产力。近年来,巨野凭借着特有的文化张力,将文化产业发展与本地特色文化紧密结合,相继培育了农民书画、麒麟工艺品、杂技演艺等产业,这些产业日益成为转型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一个板块。通讯员徐巨转张张龙徐芬芬记者苏成华

新闻推荐

胡振民来菏泽市考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

巨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巨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文化接地气 彰显新活力 ——巨野县文化强县建设纪实)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