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巨野县独山镇蒋张庄村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在冬日明媚的阳光下,一排排白色的温室大棚格外引人注目。走进大棚里,暖意融融,清香扑鼻,菜农们忙得不亦乐乎。
在菜农张坤的蔬菜大棚里,绿油油的辣椒长势喜人。记者蹲下身子查了查,一棵辣椒竟然结了十一个杯口粗的辣椒,个头大的放在手心里抓都抓不过来。“这种大甜椒是无限生长型的,这一棵辣椒能产20斤,我这一棚是4000棵,你可以算算了。”说起自家的辣椒,老张可是一脸不谦虚,还让记者给他算起了账。不过,这一算,还真是吓一跳。目前,市场上辣椒一公斤6元,老张这一棵辣椒就能卖60元,这4000棵,可是24万元,不得了。
而种植大棚菜之前,张坤一家人的生活基本“靠天吃饭”。几亩责任田收成好的时候,一亩地能剩个一千块钱,收成不好的时候,刚够一家人的吃喝,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转折出现在2011年,蒋张庄村在独山镇政府的号召下,率先建起了新式拱棚,并学习寿光蔬菜大棚种植经验,安装了自动卷帘机、自动气象站、智能电表、供水排灌等现代化设备。老张看准时机,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种了三亩反季节大甜椒,没成想,一炮打响了。“地里种的菜下去以后,我们这个反季节蔬菜正好上市,在这个空缺中,蔬菜身价就上去了。”
在老张的蔬菜大棚里,记者还发现了一张张黄纸,老张告诉记者,这张黄纸的作用是诱杀害虫。“我们全部种植的是无公害蔬菜,不打农药,诱杀害虫主要靠粘虫板。”由于无公害,蒋张庄村的绿色蔬菜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成了农民致富的“金果果”。而且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还与收购商签订了订单,确定了最低保障价格 ,每到收获季节,成排的车辆开到大棚门口,菜农们在大棚里就数到了钱。
随着市场对有机蔬菜需求增加,独山镇政府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引导菜农种植有机蔬菜,经过两年的发展,该村已经成为山东省有机蔬菜示范基地。不仅如此,该村还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面对市场竞争,村民在政府的领导下,抱团发展,步伐迈得越来越大。“以后,我们打算设立自己的蔬菜品牌,自己销售,让更多的人吃到我们的放心蔬菜。”蒋张庄的村干部告诉记者。
近年来,巨野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蔬菜大棚,并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供种、统一防虫治病、统一上市,严把产品质量关。目前,巨野县有机蔬菜年出口创汇达3000万元以上,而且每年以30%的幅度增长,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记者 祝见华
新闻推荐
...
巨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巨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