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新闻 曹县新闻 单县新闻 定陶新闻 成武新闻 巨野新闻 郓城新闻 鄄城新闻 东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菏泽市 > 巨野新闻 > 正文

孔楼:村民耍杂技人人有一手

来源:菏泽日报 2013-02-10 10:20   https://www.yybnet.net/

“上至九十九,下自刚会走,村民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这是对杂技村——巨野县大义镇孔楼村的生动描述。2004年7月,大义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山东省民间杂技艺术之乡”称号。春节前夕,记者走进杂技村,见证了这里正在上演的精彩故事。

刚进孔楼村,记者就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个孩子躺在地上,用双脚将一根木棍转得飞快,而木棍的两头竟然有两个孩子随着旋转。这是“蹬技”中一个较为普通的项目,可是如此稚嫩的孩子表演起来龙腾虎跃,还是让记者大吃一惊。

十岁的小姑娘孔文静表演完这一场,又为记者展示了杂技中的 “柔术”。“‘柔术\’讲究肢体的柔韧度与平衡感,得日积月累才行。”孔文静告诉记者,她从两岁开始学习杂技,至今已有八年时间,虽然辛苦,但这是父辈传下来的东西,她想一直学下去。

孔楼村因杂技而闻名,杂技项目有100多种,主要绝活有“空中飞人”、“高台定车”、“软钢丝”、“蹬技”、“车技”、“扛梯”等。孔楼杂技注重技巧间相互衔接,综合运用,形成了以“高、精、难、奇、巧、险”著称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1959年,在山东省举办的杂技、马术观摩演出大会上,该村演出的“双层顶杆”、“钢丝骑高车”、“秋千飞人”等节目荣获一、二等奖。“七八百人练杂技,现在出国到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的人就有100多个。”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孔祥会告诉记者。

在孔楼村田间地头、灶台庭院都是村民锤练技艺的舞台。一把铁锨、一个扫帚、一把椅子都能被他们舞得风生水起。孔楼村人爱杂技,这份爱是镶嵌到骨子里的深沉。从两三岁的孩子到满头白发的老人,你碰上谁了,想看表演了,他们都能给你比划上一段,这是村里的传统,也是村里的财富。

杂技村有多出名,看看下面的演出就知道了。村民孔凡春曾跟随周恩来总理到亚洲国际贸易会上为国际友人表演;孔秋兰曾代表国家赴朝鲜庆贺金日成八十寿辰演出,受到金日成的接见。1972年,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问山东时,孔楼村演员为其表演了“双爬杆”等节目,并与西哈努克合影留念。1985年春,孔瑞丽等7人代表国家远赴古巴、西班牙、加拿大、美国等国演出。现在,随着孔楼村知名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文艺、体育团体来孔楼挑选演员。孔祥会说,每年都会接到大把的“订单”,全国各地杂技团几乎都有孔楼人的身影。孔楼杂技已经成为巨野、菏泽乃至山东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

然而,在这样的盛景之下,孔祥会却依然有着自己的担忧:“现在孩子少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家长们更多的会考虑将孩子送到学校上学,杂技‘苗子\’越来越难招。”

如何让杂技村永葆盛景,将技艺传承下去是摆在孔楼人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村委会研究决定,下一步在村里盖一座正规化的杂技学校,让孩子们有学上,有技艺学,把杂技传承下去。”孔楼村党支部书记孔令焕的一席话让记者心里的担忧少了些。离开时,看着这个普通的小村庄,记者似乎已经看见,在未来,一座杂技学校悄然崛起,孩子们正将杂技舞得龙腾虎跃。记者祝见华

新闻推荐

巨野县积极实施“光盘行动”

...

巨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巨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巨野重奖发展功臣2013-02-21 10:20
评论:(孔楼:村民耍杂技人人有一手)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