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祝见华)新春时节,记者走进巨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老贯张庄村。60座统一标准的蔬菜大棚承载着村民的希望,整齐有序地排列在田野中。大棚之内早已春色撩人。
“现在正是整枝、打岔的关键时候,不能松懈。”菜农王观存的蔬菜大棚里温暖如春,十几公分高的西红柿苗生机盎然。他告诉记者,蔬菜大棚每年种植两茬,他第一茬种的是芹菜,卖了1万多,这季的西红柿也能卖到一万五左右。“一个大棚一年收入两万多元,比种地强多了,在家门口也能照顾孩子。”
王观存的大棚60米长,8米宽,400多平方,七分多地,全村像他这样的大棚共有60个。据村支书王中武介绍,2002年他们村统一规划,建了60个蔬菜大棚。一年种两季,一季种芹菜,一季种西红柿。一开始,老贯张庄村的蔬菜主要是供给巨野及周边市场,效益并不高。
“2002年到2009年大棚的效益不算太好,那时候一个棚就是一万五六千块钱。”菜民们辛苦种出的蔬菜卖不到好价钱,村支书王中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走出去,跑市场。河南郑州、开封……王中武一遍遍地寻找收购商,在他的坚持下,几家收购商将蔬菜供应地设在了老贯张庄村。“不要运输费,不要过磅费,一样的价格,收购商都选我们的菜,为啥?我们的菜好。”
收购商来了,蔬菜价格上去了,菜农们的种植积极性更高了。尤其2012年蔬菜行情好,老贯张庄村菜农更是狠狠地赚了一把。如今,老贯张庄村的蔬菜已经远销河南、安徽等地。村民通过种植大棚蔬菜盖起了楼房,买了轿车,小日子过的是红红火火。
“这几年,村民们通过种植大棚蔬菜,收入提高了,我们老贯张庄村的蔬菜也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以后,我们打算在村里继续发展大棚蔬菜,形成基地,让老贯张庄蔬菜走向全国。”支书王中武的一席话暖人肺腑。
新闻推荐
省发改委主任张务锋一行来菏调研 于 晓 明 孙 爱 军 陪 同
...
巨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巨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