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祝见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近年来,随着菏泽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深入普及,改变了偏远乡镇枯燥乏味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看上了高清晰的有线电视。
“没安装有线电视的时候,就能看那几个台,电视节目也少。去年我安装了有线电视,节目还多还清晰,真是太好了。”牡丹区吕陵镇王疙瘩村的村民冯喜全是远近闻名的养殖户,自从2012年家里安装了有线电视,他每天雷打不动的看山东台的《田园风》和中央七套的《致富经》栏目。养殖知识、致富窍门、饲料搭配,如今,冯喜全的养殖厂也搭上了科学养殖的列车,他的收入也是节节攀升。
“有线电视的入户,不仅能让村民们收看到内容丰富又清晰的有线电视节目,更重要的是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娱乐、包括信息都有很大的帮助,对农村的发展大有促进。”菏泽市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潘若雷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
光缆入户来,多彩节目进家门。近年来,菏泽市广播影视规模和覆盖面迅速扩大,传输手段不断改进和创新,安全播出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为全市人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视觉文化大餐。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让老百姓看上高清晰的有线电视,被列入了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菏泽市全面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让城乡群众共享先进文化带来的成果,并不断加强文体设施建设,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
来自菏泽市广播电视台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菏泽市有线电视“村村通”覆盖率达到99%。2012年累计投资2.4亿元用于有线电视村村通建设,先后组织100多个施工队伍,新架设光缆线路近1.6万公里(是过去历年架设光缆总长度的1.5倍)。截至2012年12月27日,全市12704个自然村,村村通任务已经基本完成,通村率达到99%,全市新发展数字电视用户40.4万户,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针对城、农网用户的不同需求,推出了多项整转措施,并向6000多户特困群体提供了大幅度的装机优惠。
如果说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入户,丰富了群众餐桌炕头上的文化,那么,公益电影下乡,则为群众的街头文化生活搭上了桥。巨野县大义镇村民姜龙告诉记者,去年一年,他在家门口看了12场电影。“一个月一场,标准的,而且节目内容非常好看,大家凑在一起都非常开心。”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12月12日,全市266个数字电影放映队,放映农村公益电影7.1万余场,受益群众2100多万人次,提前完成全年放映任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祝见华)巨野县将城市建设与群众幸福指数紧密结合,从百姓生活的民生细节入手,努力打造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让群众共享科学发展成果。虽然天气寒冷,但一大早巨野的戏迷票友...
巨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巨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