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常慕城)日前,记者在巨野县采访时了解到,该县已启动生态文明社区建设51个,规划建筑面积766万平方米。其中,36个社区达到或基本达到生态文明示范社区标准,6.8万农民享受到了配套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生态的社区生活。
该县以压煤搬迁村、城中城郊村、经济强村为重点,采取先拆后建、边拆边建、先建后拆等不同的建设模式,在全县率先建设了10个农村社区。目前,全县已启动生态文明社区建设51个,打造了龙堌中心社区、田桥新纪元社区、凤凰办康庄社区等一批档次高、规模大,水电路、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站等基础设施完善,学校、卫生室、幼儿园、文体娱乐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的生态文明社区。
巨野县财政每年拿出400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项目配套、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的形式,对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进行补贴和奖励。同时,提高增减挂钩项目节约土地的补贴标准,由原来每亩6万元提高到10万元,节约土地补贴资金全部用于社区建设和配套。对农村住房建设补助资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等政府各部门掌握的涉农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计其功”的原则,统一管理,集中用于生态文明社区建设。同时,还研究制定出台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税费减免政策、新型农村社区住房权属确认登记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扶持生态文明社区建设。积极协调信用联社、农业发展银行等各家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向生态文明社区建设倾斜,并把为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进行资金支持情况纳入对金融部门的考核。去年以来,已协调各金融部门发放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贷款2.4亿元。
龙堌镇抓住社区建设和龙堌矿井带来的人口集聚效应,规划建设了餐饮、运输、金融等各类社区服务网点,大力发展服务业,从事三产服务业人员达到了近万人,为社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和旺盛的发展活力。太平镇郭坊社区立足压煤村庄实际,在塌陷区规划成立了集种植、养殖、加工、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龙美农业公司。同时,在新村规划建设了养殖园区,成立了种鸽养殖协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300多元。谢集镇大郝庄社区建设完成后,全村5100亩土地全部流转到山东佳农果蔬有限公司大蒜种植基地,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种植,人均增收400多元。目前,全县标准化基地达到39万亩,省市级龙头企业达到28家,农民合作社达到291家,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121个,真正做到了让农民群众真正搬得进、住得起、安得下、有活干。
新闻推荐
巨野严把水污染防治关口“治、用、保、防、控”五位一体防治水污染
...
巨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巨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