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 众)“一名农民画师绘制一张普通尺寸的牡丹需要四天时间,售价在600元,画得好的售价更高,画师月收入能达到四五千元,上万的也有不少。”日前,在巨野县农民绘画培训基地,农民画家姚桂元这样告诉记者。运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等措施,巨野县以农民画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成为县域经济“新兴产业”,老百姓在画笔尖上赚足了“真金白银”,去年一年实现产业增加值2.2亿元。
巨野书画艺术可上溯到秦汉时期。近年来,巨野出土的陶器、玉器、汉画像刻石等文物上,就有丰富的纹饰图样,绘画题材涉及到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等各个方面,技术娴熟、形象逼真。传统艺术沃土的滋养,一代又一代人的执着实践与探索,造就了当地工笔画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发展书画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农民绘画培训基地的启用为巨野打造鲁西南最大的书画艺术中心和全国最具代表性的农民绘画培训基地提供了契机。记者近日在农民绘画培训基地看到,基地占地30000平方米,由麟州讲堂、创作室、写生园等构成。
近年来,巨野县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专项资金扶持,积极为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文化产业成为县域经济 “领跑产业”。目前,巨野已经有绘画专业村50个,专业户500户,常年从事绘画、装裱、销售的人员达7000多人,2011年,全县年销售作品70余万幅,实现产业增加值2.2亿元。在“十二五”期间,当地还将充分利用农民绘画培训基地的平台作用,积极壮大农民绘画队伍,计划每年通过培训新增绘画从业人员1000人,力争“十二五”末,书画创作及装裱、销售等从业人员达到1万多人人,实现产业增加值5亿元。
新闻推荐
...
巨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巨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