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巨野县林业局,记者见到了正在指导果农种植技术的赵法新。现在的赵法新是巨野县政府委派到巨野佳农果蔬有限公司的科技特派员,帮助佳农公司建设5000亩出口苹果基地。赵法新推广的《苹果高光效树型改造综合配套技术》,解决了基地密植苹果10年生后光照郁闭、产量低、品质差、大小年严重四大技术难题,让菏泽市苹果出口实现了零的突破。
鲁西南平原地区的苹果树,因为树大枝密,园内通风差、不透光,果品质量差,烂果多,效益不好,很多果农都想把果树全都砍掉。为了挽救果农的损失,2006年,省科技厅在全省推广省星火计划 《苹果高光效树型改造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项目,赵法新以首席专家身份具体负责巨野县的推广工作。赵法新帮助果农对苹果树进行改型,第二年,改型果树亩产达到2432公斤,亩增产186公斤,果品品质大大提高,销售价格由原来的每公斤1元增加到每公斤6元,每亩增加效益近5000元。在他带领的项目组的努力下,到2008年巨野县推广面积达2万余亩,受益农民3.7万人。
2008年,县政府委派赵法新以科技特派员身份担任佳农公司技术顾问,帮助公司建设5000亩出口苹果基地,继续推广《苹果高光效树型改造综合配套技术》,并实施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管理规程。为便于农民接受先进技术,他积极创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先后参与建立了 “董官屯镇农民果树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组织,当年出口苹果1500吨,实现了菏泽市苹果出口零的突破。由于基地成功建设的拉动,佳农公司苹果出口迅速增长,出口额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位。2011年出口创汇2.57亿美元,占菏泽市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1.4%。
28年来,赵法新骑坏了8辆自行车,走村串户给农民送去农业技术。自己租电影设备为群众讲课。为了让农民接受果树改良技术,他曾经拿出自己近一年的工资补偿示范户。
近几年,按说名誉有了,职称晋了,可以歇歇了,但是赵法新仍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其主持的《鲁西南黄河故道区大樱桃的引种示范及规模栽培研究》课题,取得了重大突破,潜在巨大的经济效益,具有极高推广价值。为了便于苹果标准化技术培训,2010年,他编写的科普图书 《苹果标准化管理规程培训讲义》被山东省科协评为三等奖。28年来,赵法新孜孜不倦地钻研学习,取得的科研成果就有11项,其中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3项,县科技进步奖6项。
通讯员谢新华程军伟张张龙
记者苏成华
新闻推荐
...
巨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巨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