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谢新华 徐巨转 记者苏成华)每天凌晨5点,养路工吕学更准时起床,草草吃点早饭,装上扫帚、铁锨、铁镐,头戴小黄帽,身穿黄马甲,脚蹬橘黄色的三轮车就上路了。今年53岁的吕学更是巨野县交通运输局选聘的一名农民养路工,主要负责巨野县玻璃园区出港路及项目大道2公里的养护任务。
据了解,像吕学更这样的农民养路工巨野县有534名,全县1510.9公里的乡村公路全被他们“领养”。
2005年,巨野县就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但由于农村公路使用、管养权属不明,导致相当部分公路出现翻浆、沉陷、龟裂等“病害”,影响群众出行。
要破解乡村公路有人修没人养的难题,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养护资金谁来出,人员怎样配,谁来监管。为此,巨野县进行了探索。
明确责任。县里建立了县、镇、村三级农村公路管养体系,县镇两级分别成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列入县镇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建立三级农村公路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巨野县交通运输局按照县道镇道每2公里配备一名养护员,村道每3公里配备一名养护员的标准,统一选聘农民养路工。全县共选配农民养路工534名,并对选配的养护员统一进行岗前业务培训。
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与管理上,巨野县遵循“多渠道筹资、统筹安排、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的原则,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在资金来源和使用上,大中修工程、小修挖补和窄危桥改造,所需资金除争取上级补助外,配套资金由县、镇财政解决;县道养护员报酬,由县管养办负责争取上级补助资金,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负担,乡村道养护员报酬由镇财政负担。县财政设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专户,由县管养办统一管理。据了解,今年,巨野县已发放农村公路养护员工资报酬达377.5万元。
巨野县农村公路养护机构、人员、资金和奖惩的落实,解决了长期困扰乡村公路无人养、没钱养、职责不清的问题。自运作以来,乡村公路路容路貌明显改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新闻推荐
...
巨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巨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