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工作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推进均衡发展,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学校管理,全市教育质量持续提高,教育科学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各项教育事业均取得了明显进步。
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严格实行划片就近入学,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99.95%和99.65%,辍学率持续下降,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高中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达到81.8%。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均有较大发展。
教育投入明显增加。全市教育投入预计超过50亿元,比上年增长9%左右。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征收额预计达到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7%、185%以上。认真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免杂费、免教科书费,以及为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费、政府助学金等工作,全年共发放义务教育保障资金1137万元、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1803.6万元、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4022万元。全市各县区统一了县域内城乡教师工资标准,发放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市教师人均月工资将达到2100元以上,比上年同期增长200多元。
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展顺利,今年全市规划校舍安全工程项目1076个,目前已开工996个,已竣工908个。城区学校建设工作力度加大,今年全市共规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5处,规划新建校舍面积18.8万平方米,目前已竣工11处,竣工校舍面积5.83万平方米,正在建设20处,在建面积12万平方米。全市规划新建幼儿园205所,目前全市实际开工幼儿园208所,已完工157所。加大信息技术教育投入,新增计算机6000余台,建设校园网、局域网110个,建成多媒体教室3000口,全部实现了“校校通”。“211”工程进展顺利,投资8100多万元,为1194处小学解决了取暖和热水问题,为120处初级中学解决了取暖和热水、热饭问题,同时改造农村学校旱厕826处。
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规范》,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作息时间、教辅资料、家庭作业量等得到有效控制,学生课业负担有所减轻,办学行为逐步规范。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学研究,强化评价体系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11月2日,全省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会议在巨野县召开,副厅长刘士祥对菏泽市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菏泽市学校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在实验室建设工作中以点带面,分步推进;内涵发展,突出特色;统筹配置,加强培训的工作经验,在全省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开展各种层次的校长培训和教师培训,教师队伍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强力推动教师队伍补充工作,共补充教师1654名,新补充中小学教师70%以上分配到农村中小学,大大缓解了菏泽市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师资紧张的压力。从菏泽学院选拔798名应届毕业生到农村学校进行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工作,选拔1000名优秀教师组成市县两级“教学精英”团队,定期到农村学校开展支教活动,推动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职业教育成绩显著。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达到3.6万人,在校生规模稳定在9万人以上,职普比达到4:6。成功举办了全市第三届中职学生技能大赛,选派选手参加全省大赛,总成绩列全省第十二位,一名选手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全国大赛并获全国技能大赛二等奖。对全市38处民办职业学校和民办普通高中进行了年检评估,共评出合格学校31所,冻结招生学校7所。加大了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全市共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1处,市级实训基地2处。
教育行风持续好转。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规范教育收费,严查违规收费行为,群众举报明显下降。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维护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全面推行工作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在2010年度全市政风行风民主评议中,市教育局名列公共服务类第三名。
全市教育系统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和国家、省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抢抓机遇,开拓奋进,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改善办学条件、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加强队伍建设为手段,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解决好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不断推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全市教育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再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张红艳
新闻推荐
...
巨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巨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