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新闻 曹县新闻 单县新闻 定陶新闻 成武新闻 巨野新闻 郓城新闻 鄄城新闻 东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菏泽市 > 巨野新闻 > 正文

世外“桃花源”怡情画牡丹

来源:菏泽日报 2011-05-10 10:53   https://www.yybnet.net/

“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画工笔牡丹,吃住都在画院。这儿远离闹市,吃着自己种的蔬菜,生活虽简单,但有种‘世外桃源\’般的感觉。”今年24岁的张帅,是巨野县麒麟镇六营南村人,已经在鲁西书画院呆了三年,每个月靠画工笔牡丹,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鲁西书画院座落在有“农民绘画之乡”之称的巨野县董官屯镇,走进画院,绿树丛荫、芳草茵茵、花香袭人,置身其中怡心舒畅。像张帅这样从事工笔绘画的学员,目前画院里有20多个,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这些年纪不大,学历不高,没有书画功底的青年,何以安心呆在画院,又怎能每天熟练地拿着画笔在宣纸上描绘牡丹?

2005年高中毕业后,张帅像同村的其他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挣钱。通过表亲的介绍,他来到广东佛山,在一家生产电子设备的工厂工作。“像我们这样的工人,没有技术,只能靠体力劳动挣钱。”张帅告诉记者,工厂的老板要求严格,每天的工作量一点不能少,在流水线上作业,每天几班倒,要求的就是一个速度。忙碌一个月下来,只有七、八百元的收入,以后的工资还要分淡季、旺季。在外打工一年多,张帅觉得自己没有技术,靠体力劳动也挣不了什么钱,长久下去不是办法,就回到巨野老家。

和家人商量后,张帅决定去学习一门技术,可一直不知道去学什么。2008年春节期间,一位亲戚向他提起鲁西书画院,说在那里可以免费学到绘画技术,学成后可以绘画挣钱。张帅心想这也是一技之长,自己平时也是慢性子,适合在安静的环境中绘画。

来到鲁西书画院,张帅就喜欢上了这里的环境,一年的学习时间很快过去,张帅已经可以单独绘画。“开始的几个月,上手慢些,每个月画的成品不多,挣得钱少些。后来就好了,我第一次画近4米长、1米宽的牡丹画卷,用了一星期,这一幅画就挣了600块钱。这比在外面打工出力挣得多,是自己的一门手艺,能吃一辈子。”张帅告诉记者,自己来得时间不长,要好好呆在这学习绘画技术,以后有机会再外出深造。

鲁西书画院在2009年成为巨野县书画创业孵化基地,三年来,累计孵化从事工笔绘画学员1250人,其中有1160人自主从事工笔绘画,直接带动就业3000余人,实现绘画收入5900余万元。画院的牡丹作品以风格清新、雅俗共赏享誉海内外。

鲁西书画院是农民书画家徐凤秋一手创办,他们根据客商的要求和提供的画样,成批量绘制出牡丹作品销往国内外,画品供不应求,农民画在这里做成了一项大的产业。他们采取以销定产的创作方式生产、经营。入院的农民学员首先要集中进行培训,掌握一定基本画技后才能单独创作绘画。订单多时,还向附近村庄有画技的农民家庭分派绘画任务,由书画院收购这些作品后再统一外销。作品多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及欧美、东南亚一些国家,深受当地画商的欢迎。依靠绘画,不少农民走上致富路,书画院的一般画工月收入都在千元以上。

“俺这里虽然称不上‘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但也是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身处‘世外桃源\’般的画院,还能靠自己的手艺挣钱,有啥不好?”正在画室里绘画的张帅对记者说。记者丁厚勤 张啸通讯员徐巨转

新闻推荐

巨野县一总投资15.6亿元玻璃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

...

巨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巨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集约创造效益2011-05-31 10:52
猜你喜欢:
评论:(世外“桃花源”怡情画牡丹)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