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在鄄城山东大舜农业有限公司内,工人正忙着制作地瓜干和打包发货。公司总经理陈渊也在其中,他正娴熟地包装着地瓜。陈渊黝黑的皮肤,朴素的衣着,看上去俨然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陈渊是湖北孝感人,和家人定居在天津。之前,陈渊从事的是软件行业,而且他还是北京曼诺林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一个从事科技行业的人变身 “新农人”,到底是什么吸引了陈源,让他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陈渊告诉记者,这一切还要从2018年说起。
2018年,在公司董事长的介绍下,陈渊认识了鄄城大舜农业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陈安生。陈安生是一位有着厚重土地情怀的七旬老人。2013年,他“解甲归田”,放弃了在北京惬意的晚年生活,回到了阔别43年的故土,创办大舜果园,创新“舜田模式”种植,还原土地原有 “本色”。听了陈安生的故事,陈渊被深深打动。当得知陈安生缺少管理和销售人员时, 陈渊在公司董事长的支持下,第二天便跟着陈安生来到了鄄城。
刚到果园的前几天,陈渊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但是,果园的工人并没有看好他,等过了新鲜劲,这个从大城市来的年轻人一定会离开。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陈渊凭借着他的勤奋、执着与坚守,和陈安生一样,成了大舜果园有机农业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如今,他在这里已经度过了3个春秋。
2019年11月底,陈安生在鄄城县阎什镇着手打造占地3000亩的大舜有机农业产业园。当时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为了抢种,陈安生和陈渊及其他员工吃住在地头旁的简易棚里,晚上棚内温度达到零下七八度,条件非常艰苦。
“从开始来的时候,陈老师就给我说过,这里条件很艰苦,他一个70多岁的老人都能坚持下来,我怎么能退缩呢?”陈渊说。
积极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去解决现实问题,是新农人展现智慧和担当的体现。陈渊不仅能吃苦,在种地创新上也着实没少下功夫。
陈渊告诉记者,要想找到适合本地土壤状况的有机农业发展模式,其实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两年,他走南闯北、遍访名师,积极学习新技术,反复探索、验证,最终选定“舜田模式”, 并取得了发明专利,因地制宜实现了有机种植。
陈渊说,他们利用顺应自然的管理理念,形成鸟与虫、虫与草、草与树互生互助的良性生态系统,用秸秆还田的方式,建立良好的田间群体结构、充足的有机质供应,在此环境中生长的农产品获得了有机认证,还获得了“2019第十九届北京国际有机食品和绿色博览会金奖”。
实现了有机种植后,陈渊又用新模式来拓展市场。在微信平台和网上商城的助力下,有机农产品已经能通过快递直达全国各城市。陈渊和他的团队正在用心编织本地和外地社区的“有机农产品地图”,进一步拉近这片土地和消费者餐桌的距离,给予消费者极大的便利。
“现在土地进入了休眠期,我们主要进行销售工作。我们的豆子、面粉、红薯、萝卜等有机农产品,已经走向全国,走向了千家万户。”陈渊说。
陈渊指着一辆装满产品的货车告诉记者,车上共装了1600箱产品,是湖南客户定制的。为了确保产品保质保量地到达客户手中,他们专车转送,专人卸货。
果园承载着陈渊的“新农人”梦想,从经营大舜有机果园网店,到如今的“舜田模式”和纯有机灌溉种植体系,陈渊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把更多的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到了有机种植经营模式中,距离他实现“新农人”梦想也越来越近。
记者 焦同帅 通讯员 刘永霞
新闻推荐
菏泽市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进展情况通报发布 规划的92所学校已全部开工
本报菏泽12月24日讯(记者李德领)近日,菏泽市教育局对菏泽市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进展情况(数据截至2020年12月)进行通报,...
鄄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鄄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