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6点,位于鄄城县郑营镇韩屯村的蔬菜大棚里就已经热闹了起来,工人们陆陆续续赶来做工,换上工作服,一天的工作就算是拉开了帷幕。
因为要做的是一些简单的采摘、除草工作,所以工人大多是妇女和老人,三个年轻的小伙子夹杂在中间就显得格外醒目,他们黝黑的皮肤上挂着汗珠,动作干脆麻利,不一会就摘了满满一箱西红柿。从干活的劲头上,让人很难看出他们都是毕业于重庆科技大学的大学生。
“我叫王振方,另外两个是我的大学同学董石猛和孙永涛,我们都是1989年出生的。”在摘完一垄西红柿后,王振方向记者讲述起他们三人的创业故事。
“我和董石猛是鄄城本地人,孙永涛家是曹县的。大学毕业后,我们三人都找到了比较体面的工作,而且都是国企。”王振方说。
有一次,孙永涛到外地出差,接触到别人种植的大棚。自小在农村长大,对土地有着浓厚感情的他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不顾家人的反对,辞职后到了北京郊区一处大棚,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种植技术。
“每次和孙永涛通电话,他都特兴奋地给我分享学习种植的乐趣,让我好生羡慕。”董石猛说。
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孙永涛有了自己种植大棚的想法,这个想法和董石猛一拍即合。2015年,董石猛没有和家人商量,就辞职带着孙永涛回到了老家鄄城。
“家里人想不通,我怎么会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回家种地,一开始,他们都反对我。”董石猛说。
尽管家人反对,但是董石猛已经下定决心。董石猛和孙永涛在古泉街道枣寨村流转了15亩土地,多方筹借了30万元钱,建起了4个蔬菜大棚,开始了创业之路。
虽然初次种植大棚的经验不足,但是经济效益却让他们很满意。2019年,正当他们准备扩大种植规模的时候,王振方又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此时的王振方已经成家有了孩子,但是他常常半年都不能回家一趟。
“一直我都很羡慕他们可以自己做一番事业,终于我也下定决心要加入他们。”王振方说。
经过多方考察,三人决定把位于郑营镇韩屯村的大棚全部承包下来种植西红柿和黄瓜。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有时黄瓜和西红柿剩得少的时候,客户不来拉,他们就自己拉到街上叫卖。从大学生“沦落”为街头吆喝的商贩,他们三人心中丝毫没有落差,反而觉得非常充实。
傍晚时分,工人们已经摘了一百多筐西红柿,摆放在道路两旁,等着客户来收。趁着这个间隙,王振方给工人发起了工钱。
“我们的工钱是两天一结算,一天50,再加上奖金,我今天领了120块钱呢。”工人刘玉梅接过工资后,高兴得合不拢嘴。
工人领完工资相继离开,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但是对于王振方他们三人来说,还有一个“大活”在等着他们。
“一会收西红柿的客户就要来了,我们三个还要负责装车。”王振方说。
因为大棚里的工人多是妇女和老人,像这样的力气活,只得他们三人来完成了。
天眼看就要黑了,收西红柿的大货车总算是来了。王振方他们三人将西红柿一筐一筐过秤后,再搬到高高的货车上。一筐西红柿有五六十斤的重量,他们三人却搬得很轻松,好像完全不费力气一样。
“力气是练出来的,天天这样搬,我们早都习惯了。”王振方说。
前来收西红柿的客户叫刘海振,家住牡丹区,他是听别人说鄄城有三个大学生种大棚,才慕名前来收购的。
“三个大学生创业不容易,他们种的西红柿在菏泽各大超市很受欢迎,我每天这个时候都来拉一车。”刘海振说。
等最后一筐西红柿装上车,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王振方他们三人如释重负地吸了一口气,一天的工作才算是结束了。
记者 焦同帅 通讯员 刘永霞
新闻推荐
近日,在位于鄄城县阎什镇的大舜创新果园里,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在给栽种好的地瓜秧苗覆土,炎炎烈日下,他们干得热火朝天...
鄄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鄄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