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菏泽 今日曹县 今日单县 今日定陶 今日成武 今日巨野 今日郓城 今日鄄城 今日东明
地方网 > 山东 > 菏泽市 > 今日鄄城 > 正文

为留住乡愁,他们在村里建起乡村民俗馆

来源:牡丹晚报 2019-07-25 09:22   https://www.yybnet.net/

为留住乡愁,他们在村里建起乡村民俗馆为留住乡愁,他们在村里建起乡村民俗馆为留住乡愁,他们在村里建起乡村民俗馆为留住乡愁,他们在村里建起乡村民俗馆为留住乡愁,他们在村里建起乡村民俗馆为留住乡愁,他们在村里建起乡村民俗馆为留住乡愁,他们在村里建起乡村民俗馆□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卫东

在鄄城县古泉街道白彦屯村,有一座面积不大的乡村记忆馆,院落里摆放着各种石磨、陶器、家居摆件、农耕工具等1000多件农村的各类传统老物件。这里就是白彦屯村村民吴华东和亲家郑杰一起建设的乡村记忆民俗馆,像他们这样自己出资建民俗馆,在鄄城还是第一个。

十年前收集“老物件”为留乡愁开建民俗馆

“我虽然是这个民俗馆的馆长,但是,民俗馆真正能建起来是家人和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吴华东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华东十多年前就喜欢收集“老物件”,当时纯属是爱好。后来他发现,他收集的那些物件,很多年轻人都叫不上名字,有的他们甚至从来就没见过。

“这些凝聚着老祖宗智慧和心血的东西,后人却感到陌生,我觉得很遗憾。”吴华东说,但一些上了年岁的人见到这些东西,心情特别激动,他们还能讲出很多故事来。面对这样的困惑,吴华东就和亲家商量,建个乡村记忆馆展示这些老物件。

“这样做可以让更多的人锁住乡愁、铭记历史。也让年轻一代了解我们的祖辈是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生产、生活的,让年轻人更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吴华东说。

四处搜罗老青砖建民俗馆花费40余万元

为了选择建设乡村民俗馆的地址,吴华东没少跑了地方,但是都不尽人意。“后来,我就想起我家在白彦屯的老院子。院子虽然不大,但是建民俗馆还可以。”吴华东说。于是,说干就干。2018年,一座青砖绿瓦的两层民俗馆在白彦屯村拔地而起。

“民俗馆的墙体用的全部是老屋拆下来的青砖,建下来大约花掉40万元。”青砖、白灰都是历史的记载和见证。“为了这些青砖,可没少费劲。”吴华东说。每当听说哪里有青砖建成的老房子要拆除,他就会前去和房屋主人协商购买,然后再请人小心翼翼地将砖和瓦拆下。“这些青砖虽然破旧,但是承载的却是浓浓的乡愁。”吴华东说。

最让吴华东引以为豪的是房屋上那一块块“屋檐滴水”,吴华东告诉记者,像这样真正有年代感的屋檐滴水已经很难寻觅了。

村民义务干活主动捐出家里老物件

白彦屯的村民听说吴华东要建民俗馆,都纷纷过来帮忙。“建这个民俗馆,村里人可没少帮了忙。尤其是在建房的时候,如果不是他们帮忙,40万元根本建不下来。他们不仅免费帮忙干活,而且还将家中存放多年的老物件捐赠给了民俗馆。”吴华东说。

白彦屯村今年72岁的村民张凤兰,向民俗馆捐赠了用高粱秆做成的“盘子”,别看这个东西不起眼,却早已经消失在了人们的生活中。如果不是她拿出来,恐怕很多人早已经记不起曾经还有过这样一件生活用品。69岁的徐俊莲拿来了一个用实木制成的“升”。她告诉记者,这个东西她已经存放了50多年。

在民俗馆里,两位老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每件老物件的名字、用途,她们都如数家珍。“犁、木耧,织布机、纺车这些东西,在以前谁家都离不了,可惜很多年没见着了,现在看到感觉很亲切,当年的场景又浮现在了眼前。”张凤兰激动地说。

白彦屯乡村记忆民俗馆是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它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 “无处安放的乡愁”。“今后,我还要收集更多的老物件,让乡村民俗馆发挥出它的功能和作用。”吴华东说。

新闻推荐

路遇私家车自燃,城际公交司机出手相助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赵德高)“您好,请问金江龙师傅在吗?我打这个电话是想向他致谢的。前两天,一辆小轿车着火,情况危急,如...

鄄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鄄城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为留住乡愁,他们在村里建起乡村民俗馆)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