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2岁的潘国梁,家住鄄城县古泉街道办事处潘庄村,2011年从保加利亚共和国普罗夫迪夫食品工艺大学毕业后,由于对祖国的眷恋,放弃了国外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国。在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后,他回到老家,创办山东优全食品有限公司。
因为有着不凡的创业历程,潘国梁多次受到表彰。2018年2月获菏泽市市长创业奖、2018年底其公司被评为菏泽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山东省新六产示范体企业。2019年被评为鄄城县新农人。在鄄城县举办的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型活动中,他又站在了“鄄城最美青年”的领奖台上,同时当选为鄄城县青年就业创业协会会长。
留学归来开始创业之路
2006年,潘国梁考入保加利亚共和国普罗夫迪夫食品工艺大学,大学四年期间,他一心念着祖国。
“过年是最想家的时候,在保加利亚四年,每年的春晚我都会看,当国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我的眼泪就刷刷往下掉。”潘国梁说。
2011年,潘国梁大学毕业,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份薪资非常丰厚的工作,但是,却被他拒绝了。此时,他回国的心情一刻都等不下去了。
“我父亲在保加利亚做生意,坚决不同意我回国。”潘国梁说。无论父亲如何阻止,潘国梁依旧登上了回国的飞机。
回国后,潘国梁在北京找了一份翻译的工作。四年的留学生涯,让他做起翻译来“易如反掌”。时间久了,他便觉得做翻译既没有挑战性,也不是他回国的初衷。
他找到昔日好友,一起在北京做起了“冻酸奶”生意。“冻酸奶”造型比较好看,深得年轻人的喜欢。潘国梁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第一次创业就让他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从一无所有到公司总经理
这些年,潘国梁一直漂泊在外。如今,通过自己的拼搏有了一定的资本,他决定放下北京红火的生意回家。2015年,潘国梁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
“回家后,我开了个制香厂,由于经验不足,投资的钱全部打了水漂。”潘国梁说。从最初的满载而归折腾到一无所有,二次创业的失败,并没有打垮潘国梁,反而让他看准了另外一个商机。
“鄄城是辣椒种植大县,秋季农家也有用鲜椒做酱的习惯,可超市里往往都是油炸干辣椒,很少有鲜椒酱。”潘国梁说。
鲜椒不易储存,容易发酵,但是潘国梁在国外学的是食品专业,这些技术对他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潘国梁发现村里有一片空地,2016年3月,潘国梁创办山东优全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占地3600平方米,自动化生产线两条,专门生产鲜椒酱系列产品。并吸纳周边能从事简单劳动的贫困群众进加工厂,从事辣椒去梗、挑选、分级等粗加工劳动,按照计件发放工资。
带领村民种植辣椒致富
要想做产品,首先要解决原材料,辣椒品种必须统一。为了让公司生产的辣椒酱有个好源头,潘国梁相继流转了800亩土地,并在镇政府引导下,和20多户贫困户进行对接辣椒种植工作。这些贫困户绝大多数在农村,而且多数离不开土地。根据贫困户的需求,潘国梁提出了以“五统两保”模式打造辣椒种植基地,让贫困户走上公司产业链条的最前端,靠种植辣椒实现脱贫。
“‘五统两保’模式,就是五统一、两个保证。五统一是公司向贫困户统一供种、统一供药、统一供肥、统一管理、统一保护价回收。”潘国梁说。
同时,潘国梁专门向贫困椒农出台了优惠政策,以优惠50%的价格,为贫困农户提供优良种子和高附加值的优良品种,让贫困椒农赢在了起跑线上。
记者焦同帅通讯员刘永霞
新闻推荐
路遇车祸现场职业学院学生主动救助伤者 滨州职业学院学生高晨在伤者家属赶到前,全程陪同伤者到医院救治,并垫付3000元住院费用
闫先生为高晨先生(右四)送上锦旗致谢。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葛肇敏通讯员高艳英6月13日,闫先生和他的女儿一起来到滨州职...
鄄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鄄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