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进姜一手拿着鞋,一手摇动着修鞋缝纫机。一会儿功夫,一双鞋就修好了。顾客拿着修好的鞋,仔细看了看,满意地离开了卞进姜的门市……这是近日记者在鄄城县董口镇残疾人卞进姜门市里看到的一幕。
卞进姜是董口镇金庄村人,今年39岁。言谈中,他流露出农村人特有的质朴和诚实。卞进姜的姐姐和弟弟早已成家立业,他和年迈多病的父母一起生活。
卞进姜在很小的时候,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卞进姜到了十七、八岁时,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父母决定让他进城学习修补鞋。卞进姜在县城拜了师傅,开始学习修鞋手艺。他心灵手巧,学起东西来很快,也特别认真。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熟练掌握了修鞋的技巧,修补的鞋不但美观大方,而且经济实用,深受客户的欢迎。
后来,由于卞进姜行走不便,又没有交通工具,他的修补鞋生意就停顿了下来。随着他父母年龄的增大,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一年不如一年,卞进姜在家又什么也做不了,全家靠几亩地的收入维持生活,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2016年2月份,镇扶贫包村干部苏东军到金庄村走访贫困户时,遇到了尴尬的一幕。
卞进姜对他说:“你们天天来走访,什么也不帮扶,问这问那有啥用?”
苏东军愣了愣神,问道:“你会什么?你需要我如何帮你才能挣到钱?”
卞进姜急切地答道:“我会修鞋,你能帮俺买架修鞋缝纫机吗?我每天去集市上修鞋,挣点钱好贴补家用。”
没过几天,苏东军自掏腰包,花三百多元钱为卞进姜买了台修鞋缝纫机,送到卞进姜家中。收到缝纫机的第二天,卞进姜便到董口集市上摆起了修鞋摊,当天就挣了34元钱。
董口镇党委书记李玉如发现这个典型后,多次鼓励卞进姜要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在政府的帮助下,渡过难关,争取早日脱贫。同时,在全镇大力推广“一户一案”***的做法。
从此,卞进姜开着三轮摩托车天天赶集摆摊修鞋,并新买了上鞋机,收入也增加了。
随着修鞋业务量的增大,卞进姜心想,天天往外跑,风风雨雨的,也不是个办法。他萌生了在董口镇集市上开店的想法。说干就干,他在董口镇集市上租赁了一间门市,摆上了修鞋机,又进了一万多元的小家电等货品。就这样,卞进姜的“诚信小家电”门市部开张了。由于卞进姜服务热情、会经营、善管理,他的门市部开得红红火火。现在,卞进姜已脱贫。
逐步走上致富路的卞进姜,在人生的道路上,又收获了一份爱情。说起妻子,卞进姜的甜蜜之情溢于言表。他妻子勤快、贤惠,小两口恩恩爱爱。妻子每天帮助卞进姜打理着门市,还经常去城里进进货。
卞进姜说:“以前每天挣几个钱,总想着吃点喝点。现在想法就变了,想的最多的就是咋着经营好小家庭。”
当谈起今后的打算时,卞进姜高兴地说:“现在的店面有些小,还想扩大一下。我想,以后的生活会一年比一年好。”通讯员傅成银记者焦同帅
新闻推荐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赵德高“鄄城县旧城镇王庄村村民王乃立在北京一家肉联厂打工已经4个年头了。以往春节回老家,让他头疼的不是春运的车票难买和时间的煎熬,而是从鄄城县城到黄河滩区他...
鄄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鄄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