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新闻 曹县新闻 单县新闻 定陶新闻 成武新闻 巨野新闻 郓城新闻 鄄城新闻 东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菏泽市 > 鄄城新闻 > 正文

吴隐之:贪婪之源“在心不在泉”

来源:大众日报 2016-06-15 12:02   https://www.yybnet.net/

吴隐之饮泉图■政德镜鉴

□本报记者鲍青

本报通讯员丁秋松霍峰

“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一名句为“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其中“酌贪泉而觉爽”的典故,就源于东晋著名廉吏吴隐之的故事。

在吴隐之的故乡——鄄城县箕山镇吴老家村西,有一座“东晋度支尚书吴公讳隐之”的陵墓。墓碑虽简易,但阅毕背面生平,则服膺于吴隐之的清正与廉洁。

吴隐之,中国古代著名廉吏,他酌贪泉而觉爽、终不易初心的事迹尤为后人称道。初唐名臣魏征编修《晋书》,特加褒奖“吴隐之酌水以励精,晋代良能,此焉为最”。

吴氏后人、箕山镇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吴正忠说,明洪武初年南迁的先祖为避倭乱,再从胶州西迁,行至此处,发现存有吴氏陵园,见其中有吴隐之陵墓,遂决意定居于此。

名门之后侍亲至孝

吴隐之(?—413年),生于东晋后期,字处默,濮阳郡鄄城人,曹魏侍中吴质六世孙。

濮阳吴氏是活跃于鄄城一带的名门望族。据《元和姓纂》记载,濮阳吴氏属季札一宗,是西汉长沙王吴芮和东汉开国功臣吴汉的后裔分支。汉桓帝时(146年—167年),吴汉的裔孙吴遵,是最早见于记载的濮阳吴氏成员,被视为此支吴氏的开基始祖。但直至东汉末年,濮阳吴氏因为缺少显赫人物,还只是一支默默无闻的普通家族,在当时属于所谓寒门。直到曹魏时,这个家族出了名倾海内的重臣吴质,从此宗族名重一时,兴旺不衰。

吴质,字季重,生于汉灵帝熹平五年(公元177年),是吴遵之孙。裴注《三国志》记载,吴质虽出身贫寒之家,但从小好游遨贵戚之间。年轻的吴质,就因文思敏捷、才华横溢而名闻遐迩,深得曹丕兄弟的喜爱。当时曹丕尚任五官中郎将,吴质与曹丕、曹植、曹真、曹休等人游于渤海南皮县,曾筑台宴友,名叫醮奉台。《魏略》则说吴质颇能善处于曹丕与曹植兄弟之间,曹氏兄弟虽有隙,但却都与吴质要好。

尤其是曹丕与吴质的关系非常亲密,甚至有过于兄弟。吴质曾为曹丕献计博得曹操喜爱,在夺嫡之争中出力颇大。曹丕无论是当太子时出征在外,还是即位后贵为帝王,与吴质的私交友谊都一如少时。《昭明文选》就收录有曹丕与吴质之间的数十封往来书信。

曹丕对吴质尤为器重。当年吴质虽官任朝歌、元城县令,却因出身寒门且“不与乡里相浮沉”,为当时的贵族所排斥,令其“不与士名”,吴质对此深以为耻。后来曹丕即位,特意与吴质车驾同会洛阳,拜吴质为振威将军,使持节都督幽、并诸军事,吴质遂声名大震。

吴质的儿子吴应,字温舒,西晋时官做到尚书的高位。吴质的女儿嫁给司马昭为妻。司马炎即皇帝位后,吴氏以皇帝继母的身份被尊为吴太妃,濮阳吴氏又成为晋司马皇室的外戚,宗族继续显赫于当时。

吴氏家族,当时真是势倾诸侯,蔑视天下。

但时移势易,政局的变动往往牵涉着一个家族的兴衰。

西晋永嘉年间,五胡入华,海内鼎沸,中原残破不堪,北方士绅家族纷纷南迁避难。濮阳吴氏的许多成员,就自鄄城一带南迁至江南丹阳(今江苏镇江市)的原吴国故地。

在南迁中与皇族结成联盟的大家族,在东晋成为烜赫一时的豪门望族,如琅琊王氏、陈留谢氏等。

而濮阳吴氏,在南迁的过程中实力逐渐衰落乃至湮没无闻。吴正忠说:“濮阳吴氏为避战乱被迫南迁,在迁徙中家族地位渐渐衰落。”

吴隐之出生于濮阳吴氏南迁之后。

据史书所载,吴隐之的父亲吴坚是最下层的寒门士族,因为家道衰落,已经没有什么“功名”,在讲究门第出身的东晋难以跻身高层,似乎没有做过官。作为南迁家族,朝中无人做官,家里的生活就很难富裕。吴隐之一家人常常以粗糙的豆类和咸菜充饥度日。但贫苦的生活,反而磨练了吴隐之高洁的品性。

吴隐之年少时就孤高独立,操守清廉,虽然家中一无积蓄,每天进餐仅食豆羹之类的糙食,也决不享用非分而得的食物,绝不拿取不合道义而来的东西。米罐里没有了粮食,衣架上没有衣服,也绝不产生非分之想,箪食瓢饮,怡然自得。日子久了,吴隐之开始慢慢被人熟知。

贫困的生活并未让吴隐之屈服和沉沦。吴隐之借书自学,博览文史,终有博雅之名。他和“映雪读书”的孙康为一时瑜亮,一道被视为寒门中的博学者。

吴隐之未及弱冠,郁郁不得志的父亲便不幸病逝。这在父权社会,是对家族致命性的打击。整个家庭的家境自然更加困难了。吴隐之难以接受父丧的痛苦,常常在父亲灵前嚎啕哭泣,连经过的行人也受感动而流泪。

吴隐之在哀痛父亲之余,和哥哥吴坦之用全部精力奉养母亲。他非常孝顺、恭敬,对母亲特别重视“色养”,和颜悦色地侍奉母亲。但天不假年,母亲不久也因病离他而去。守丧期间,兄弟二人哭得死去活来,哀伤的程度甚至超过礼制的规定,乃至悲极伤身,几乎丢了性命。兄弟二人朝夕到母亲的灵前跪拜,一念及母亲,或者宾客吊唁时,二人便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悲痛欲绝,路人都为之落泪。吴隐之家中贫寒,办丧礼没有财力请人伴奏哀乐。但每当哭丧的时候,总有一对白鹤在上空盘桓,叫声哀痛甚过乐器鸣奏。在母亲去世的周年祭祀上,又有一群大雁聚在一起哀鸣。当时的人们,都认为是吴隐之的孝心感天动地,上苍特命雁鹤降临以表垂怜。

因孝入仕廉名日著

韩康伯(名伯,字康伯,以字行)当时任丹阳尹,他母亲也跟随着住在郡署里。韩母是当时权臣殷浩的姐姐,是一位贤良明理的妇人。每次听到吴家兄弟二人的啼哭,韩母就不免内心感伤,便停下吃饭的碗筷对韩康伯说:“朝廷求忠臣当于孝子之门,吴氏兄弟侍母极孝,为官也肯定是忠于国家的贤臣。你以后如果作了选拔人才的铨衡之官,一定要好好照顾这两个人。”韩康伯对吴隐之兄弟的品性早有耳闻,便牢记母亲的教诲。后来韩康伯作了掌握选才权力的吏部尚书,就准备起用吴隐之兄弟,为朝廷效力。吴隐之因此而显达。

当韩康伯做吏部尚书后,吴隐之便沿着“清正”的台阶,被举荐担任辅国功曹,后转任征虏将军参军。吴隐之并没因身份而改变“孝廉”的品性。哥哥吴坦之当时任豫州刺史袁真的功曹。袁真私通前燕皇帝慕容暐事发,吴坦之将受牵连遭祸。吴隐之拜见桓温,请求代兄领罪,桓温因怜悯而释放了吴坦之。吴隐之的惊人之举,被桓温所赏识,授任奉朝请、尚书郎这种“清显”职位,接着调升为晋陵郡太守。

当时的晋陵郡,地近京师建康,朝廷在此设置了十几个侨郡和侨县,安置从北方来的“侨民”。这种南北混杂、紊乱无纪的状况,对于出任太守县令的人来说,无疑是搜刮的好时机。然而吴隐之上任后,在州郡生活只靠俸禄维持,清廉俭朴一如未出仕时。当时晋陵民众时常能看到一农妇装扮的人,从太守家出来上山砍柴做饭。开始大家以为是太守家的女仆人,后来才得知原来是太守的夫人刘氏。

因为政绩突出,吴隐之被调回朝廷,历任中书侍郎、国子博士、太子右卫率,转任散骑常侍、兼著作郎。晋孝武帝闻听吴隐之的才名,曾想用他作掌管传达诏命的黄门郎,但因吴隐之相貌和自己的父亲简文帝相似而作罢。吴隐之随即被任命为廷尉、秘书监、御史中丞,兼著作郎如故,又调任为左卫将军。

当时的东晋王朝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不断,达官贵人们追求“旷达”的名士风采,不是溺于酒色、醉生梦死,就是朋比为奸,争权夺势。在这种官场生态中,吴隐之不沉湎淫逸,也不攀附权贵,继续保持简朴的生活习惯。

朝廷的俸禄赏赐,吴隐之都分给了亲戚及族人,自己生活清苦得与贫寒的庶民一样。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没有皮衣厚袄,吴隐之就把棉絮披在身上御寒。

自饮贪泉清廉如故

权臣桓玄刚入建康,为显示自己的“知人善用”,便把素以廉洁著名的吴隐之派往岭南,担任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兼任平越中郎将,革除当地的贪腐弊病。

广州倚山靠海,资源富饶,自东汉以来一直是重要的海上贸易中心和通商口岸。来自南洋、天竺、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波斯等地的商船,一年数次运来大量的珍奇异宝、海外洋货。《南齐书·王琨传》有言:“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

但岭南地区湿气极重,瘴疫流行,一般人都视为畏途,害怕客死异乡,不敢轻易到此为官。只有家境贫寒在内地无法登上官阶的人,才求补为此地的长官。物产丰饶的广州,本就是诱惑官员贪污的地方,要是渴望发财的人当了地方官,自然带坏了当地的官风,所以前后几任广州刺史皆多贪财,当地民怨很大。

广州刺史贪污之事曝光后,几任广州刺史竟不约而同地辩称,是自己误饮了城外的一眼贪泉水,改变了廉洁的心性,才贪污民脂民膏的。

前后数任刺史皆是如此,就连朝廷都开始为之讶异。

深感责任重大的吴隐之,决意不辜负朝廷的殷切期望。

上任的一行人走到距州城二十里的石门时,吴隐之停下了脚步。他早已闻听,人饮贪泉水就会起贪心,即使廉士亦贪。所以许多赶路人,即使口干舌燥,望泉而过,也不敢妄自饮用。吴隐之告诉同行的亲人:“其实人只要不看到产生贪欲的东西,就能使心境保持不乱。那么多官员越过五岭就丧失清白的原因,我现在终于知道了。”吴隐之随即来到泉水所在处,挹泉而饮,顿觉甘冽,他赋诗言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此诗大意为:古人有言称此水,举杯一尝就想得到千金。如果试让伯夷叔齐饮这种义不食周粟的大贤饮用,也始终不会改变廉洁的心。贪婪与否,其实在心不在泉。

新来刺史自饮贪泉的消息不胫而走,在番禺的大街小巷成为笑谈。大家纷纷表示:往年来的刺史还不敢公然喝贪泉水,新来的如此胆大,肯定是个贪官。

谁知到了广州之后,吴隐之锐意革除当地旧病,崇尚廉洁的品行有增无减,凡事皆以身作则,树好榜样。他在广州,仅以蔬菜和干鱼佐餐,前任留下的帏帐器用服装一概撤除,堆放到外面的仓库里。当时有人认为他装模作样,这么做只是故意炒作,借此提高名望而已。但他不为所动,坚持廉洁做人,一直到任期满了也不改变廉洁的做法。

有的下属以为新任领导喜欢吃鱼,想要讨好巴结吴隐之,就想了个歪点子。他们预先剔去鱼骨留下肉,悄悄送到吴隐之家里。没想到吴刺史发觉后,不仅不领情,还把送鱼的下属撤职查办。在吴隐之的努力下,素以贪赃渎职闻名的岭南吏治为之一变,即使连远在建康的朝廷都有察觉。

晋安帝元兴初年(402年),皇帝下诏书夸奖吴隐之的政绩,诏书上说:“在家孝敬父母严谨不怠,在官清廉之操凛如风霜,这确实是一个人立身处世难于做到的,而这正是君子的美德。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吴隐之孝友胜于他人,俸禄均给九族,衣食菲薄廉洁纯贞,俭约限于食鱼,置身于可满足私欲的膏腴之地,却不更改他的情操;享有取财致富的权力,而举家不换旧服,革除奢望追求节俭,南疆的改观,全赖吴隐之的以身作则,对此朕有嘉奖。可晋升为前将军,赏钱五十万、谷一千斛。”

忠孝两全廉风传家

正当吴隐之兢兢业业治理广州之际,一个空前的危机正朝他袭来。

东晋末期天下扰乱,有五斗米道背景的孙恩卢循揭竿而起,兴兵作乱。孙恩败亡,卢循就掌握了他的军队继续为乱。东晋名将刘裕进攻卢循,不堪压力的卢循决意率兵侵入广州。

广州刺史吴隐之督率军民,勉励将士,坚守城池,长子吴旷之也英勇战死。卢循攻击广州一百余天也不得下。气急败坏的卢循接受部下的奸计,越城放火,焚烧了三千多家民房,一万多平民丧生,广州城终于被攻陷。城破之际,吴隐之携带家小逃出,打算奔还京都,借兵讨伐卢循,但中途被卢循军截获。卢循遂自称平南将军,主持广州一地诸事务。朝廷对拥兵自雄的卢循无计可施,只得任命卢循为征虏将军、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以安抚其心。卢循上表朝廷,诬陷吴隐之结党依附桓玄。而当时朝廷刚刚平定桓玄之乱,凡被认为桓玄一党的官员多难逃一死。

卢循的表奏奉上后不久,皇帝因为钦服吴隐之的廉名而下诏不准枉杀。大将刘裕素服膺吴隐之的廉洁之名,特地给卢循修书一封,命其释放吴隐之让其还都。双方几番拉锯之后,吴隐之方才获释返京。在广州为官数年,吴隐之珍宝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返乡船只上没有装载多余资财。夫人刘氏私自携带一斤沉香,吴隐之发现后立即抛掷到临近的水池里。

返回京师后,吴隐之居住的还是那数亩小宅地,庭院的篱笆墙垣都已经倾颓毁坏。房间只有内外茅草房六间,家中有事的话,妻儿连避客的地方都没有。当时刘裕执掌朝纲,正着手改革朝廷积弊,对廉洁著称的吴隐之大为佩服,见他贫困便赏赐给牛车,还计划为他建造宅邸,吴隐之对此坚辞不受。

不久之后,吴隐之被任命为度支尚书、太常。度支尚书负责管理全国的贡赋和税租,是发财最易但极为难得的职位。吴隐之上任后,清廉之行更加注重,屋内只用竹蓬作屏风,座位上连个衬垫都没有。

后来吴隐之被调任中领军,统率亲兵卫士和禁军,此官职多以皇帝亲信充任。地位日益显赫的吴隐之,依旧不改从年轻时便养成的清苦节约之风。每月初领取定额的俸禄后,取部分作为饮食之用,其余的全救济给亲族。全家老小所穿的布料,都是家人自己纺的麻布。有时候家庭困难到极点,两日才合吃一天的粮。纵使身上的衣服都不完整,妻室子女占不得一点俸禄,吴隐之的神态也一如往常,怡然自得。

义熙八年(412年),吴隐之以年老体迈为由奏请辞退朝事,皇帝从优下诏允许,授予光禄大夫,加给金印和紫色系印丝带,赏赐钱十万,米三百斛。第二年吴隐之去世,追赠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无论官位卑显、俸禄多寡,吴隐之的廉洁品德始终不变,也因此多次被朝廷褒奖赞美。吴隐之从自请退职到身死,经常承蒙优厚赏赐显贵赠封,廉洁之士均以为荣。

吴隐之的廉洁之风,影响到整个家族的气质。儿子吴延之继承了他廉洁的情操,任职鄱阳郡太守时,在当地官评品性俱佳。吴延之的弟弟及其儿子任郡县官职者,经常以廉洁谨慎为家法。虽然他们的才学不及吴隐之,但孝悌廉敬等美德都未被废弃。

吴隐之的清正廉洁,虽逾千年仍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新闻推荐

按摩店设桃色陷阱,置暗门实施盗窃 3女4男色诱盗窃犯罪团伙被打掉

本报菏泽7月12日讯(记者李德领通讯员田效存梁玉环)以按摩足疗为名招揽嫖客,实施卖淫、色诱盗窃。10日,鄄城县公安局城区派出所打掉一个色诱盗窃犯罪团伙。目前,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

鄄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鄄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吴隐之:贪婪之源“在心不在泉”)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