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县农业专家孙建兴在大棚内整理秧苗
玉皇新村民俗博物馆一角
玉皇新村纺纱车间
玉皇新村的仿古家具加工车间
“沃!东明”工作人员在进行网络销售
玉皇新村鸟瞰图
曾几何时,道路泥泞不堪、房屋参差破烂、三五成群无事闲聊的村民,一度成为乡村的代名词。如今,宽阔的马路,别致的小楼,林荫大道,亭台楼榭间闲暇的居民,已成为玉皇新村壮美的画面。
9月2日,记者来到玉皇新村民俗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按照1比1比例修建的古院落、实物,刹那间让人有一种穿越时光的感觉,仿佛回到了儿时记忆的殿堂,潜移默化中让游客知晓了菏泽的风土人情,更平添了浓重的文化氛围。
“新村还建有游客中心、宾馆,以及集游玩、采摘、休闲于一体的采摘园,努力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农旅小镇。”团中央派驻玉皇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王子尧说,新村年接待游客5万人以上,村集体收入过千万元,村民不仅可从集约化耕作的土地中获得地租,而且在家门口实现了再就业,真正让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
围绕文化旅游品牌打造,玉皇新村先后启动了乡村游、周边游、季节游,以及研学旅游产业品牌推介。目前,新村已与贵州省一农业农村学院合作,作为未来其考察、学习、培训的承接地。
“利用毗邻黄河滩区地理优势,新村做大做强第一产业,发展了无公害小麦、大豆、五谷等高效农业,生产出的全麦石磨面、五谷石磨面、蒲公英茶远销全国各地,并相继注册了‘一品农夫’‘聂老汉’等商标。”东明县农业专家孙建兴说,根据协议,东明县城投注入资金,他利用村里提供的现代化大棚,教授村民种植市场紧俏西瓜、甜瓜等产品,真正实现了多方受益。
据了解,玉皇新村由玉皇庙、沙沃、来庄三个村合并而成,2009年,按照群众意愿,统一收回耕地,进行集约化耕作运作,建设了高科技农业大棚,发展市场上紧俏的瓜菜等高附加值农业产品。同时,发展观赏树木种植,并开展土鸡、鹅、黑猪、野兔、鲁西黄牛、野生鱼等林下仿野生养殖,进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
“‘沃!东明’是玉皇新村着力打造的网上销售平台方式,它为村民生产的产品又助了一把力。”东明县优质农产品推广平台主管王建国告诉记者,平台于2019年8月试运行,2020年获准使用“沃!东明”进行网络营销推广,现在平台运作的产品有30余个品种,涉及调味品、杂粮、酒、茶等15类,去年全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左右,间接带动农产品厂家销售2000万元。
“例如粉条、西瓜酱、小米,以及根据村里特点生产的黑麦,在网上一经推出就赢得了市民的喜爱。”王子尧介绍,像黑麦由过去的种植百亩左右,增加到现在的五六百亩,并延伸发展了酒类加工产业,使每公斤小麦由过去的2.4元左右,翻到了4元左右,提升了农业附加值,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50%以上的村民在玉皇化工上班,20%的村民在农业公司上班,20%的村民依托玉皇化工和农业公司从事三产,全民月均工资在2000元左右,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左右……如今,玉皇新村已形成集农产品加工贮运、特色种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于一体,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综合性产业集团,新村也先后荣膺中国“最美丽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宜居村庄等荣誉称号。文/图记者 孟 冰
新闻推荐
他,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外出谋生,失业后曾颠沛流离。他,在军校毕业的前夕只身潜出,满腔热血投身“长城抗战”的前线。他,暗中加...
东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