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新闻 曹县新闻 单县新闻 定陶新闻 成武新闻 巨野新闻 郓城新闻 鄄城新闻 东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菏泽市 > 东明新闻 > 正文

多少个日夜,梦回家乡——人民日报原资深记者唐进修的故乡情

来源:牡丹晚报 2014-10-17 21:3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邵建国 见习记者 董 慧

10月14日16时许,74岁的人民日报原资深记者唐进修先生,在儿子的陪同下驱车7个多小时,从北京赶到东明一中,送上了珍藏的3000余册图书,又为学子们作了一场题为《我的成才之路》的精彩演讲。“我已经退休14年了,人退了但书不能退,把这些书捐给东明一中,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同学们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振兴中华做出更大的贡献……”他语重心长地说。

既赠书,又赠言,唐进修的家乡情怀真真切切!

当晚,在唐进修下榻的宾馆,牡丹晚报记者聆听了这位新闻界前辈的非凡人生经历。

为求学辗转多地,他才华出众闯入媒体圈

1940年,唐进修出生在东明县东明集镇王官营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受了不少苦。他立下志向,一定要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7岁时,他上了本村的一所小学。因没有5年级,4年后,他只能到离家10多里地的沙窝乡完小继续读书。每次回家后返校,他幼弱的臂膀都要背着20斤小米、10多斤柴禾,换取上学的伙食,背上常压出两道清晰的血痕。

环境越艰苦,唐进修学习越刻苦。老师要求一篇课文读熟就行,他却要求自己背下来,而且要“滚瓜烂熟”。读得多了,背得多了,他写作文往往能“活学活用”,作文也时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增强了他写作的信心。

考初中前,唐进修和同学从老师那里了解到,东明县只有一所中学,“十几个人录取一个”,而开封的中学要“五个人录取一个”。于是,他和同学决定报考开封的中学。

舍不得花钱,唐进修和50多名同学,一人背着一袋红薯、窝窝头,徒步从老家出发。到了兰考,他们个个累得精疲力尽,实在迈不动步子,便搭乘火车。

到了开封,唐进修和同学报考了开封第二初中。由于离开考还有5天,他们每天露宿街头,啃窝窝头,喝凉水。即便如此,他们中有一半被录取,包括成绩一向优异的唐进修。

在初中阶段,唐进修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3年后被保送到重点高中——开封第一高中。他十分兴奋地回了家,而父母却不同意,让他写信请示开封招生委员会,看能否保送师范学校。招生委给出的结果是否定的,不过表示有困难可以申请助学金。就这样,依靠助学金,他如愿以偿地上了高中。

经过三年的努力,唐进修被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录取,像在小学、初中、高中一样,他的成绩依然名列前茅,而且文采斐然:办黑板报、写广播稿……他样样在行。好像命运总喜欢跟他开玩笑,大二那年,由于营养不良和发奋学习,他的免疫力有所下降,不幸患上肺病,只得休学一年。

1965年毕业那年,才华出众的唐进修被人民日报国际部相中,从此开始了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的生涯。

见机行事成功采访,他的随访通讯广受好评

在人民日报国际部工作的35年里,唐进修共撰写消息、通讯等各类新闻300余篇,译著及参与编写著作5部,总计400多万字。让他记忆犹新的,还是跟随原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俄罗斯那次采访。

1997年4月22日,江泽民访问俄罗斯。这是上半年他惟一一次出国访问,在世界上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领导决定由唐进修担任人民日报社的随访记者,这是一次既光荣又重要的采访任务,除了写好重大活动的消息之外,还要把通讯写出特色来。

江泽民那次出访共计5天,其中一天要访问托尔斯泰故居。对此,唐进修进行了精心准备,做了大量搜集材料、构思等工作。

托尔斯泰是世界著名大文豪,其著作浩如烟海。唐进修首先翻阅了托翁的生平传记,摘记了他的语录,浏览了列宁及其他伟人对他及其作品的评价。综合考虑,他把通讯题目初定为《永恒的丰碑》。

通讯的关键在于有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也就是说要抓到“鲜菜活鱼”,而背景材料好比佐料,二者结合,才可以炒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好菜”。

然而,一到莫斯科,唐进修就遇到了困难。俄方对现场采访的记者人数控制很严,只准中方一名摄像记者和一名摄影记者进入托尔斯泰的书房和卧室采访,文字记者一个也不准进。没有现场采访,怎能写出好通讯?唐进修找到新闻司司长沈国放,请他想想办法。他说:“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到时候,你们见机行事吧!”

托翁故居门前的欢迎仪式结束后,江泽民及其主要陪同人员进入托翁书房参观。唐进修紧随其后,俄方警卫人员一个劲地往外拽。他灵机一动,用俄语说:“我是官员。”于是,俄方警卫人员松了手。就这样,唐进修巧妙地进去了。

担心俄方人员发现自己的记者身份,唐进修不敢掏出笔记本大大方方地记录。他紧随江泽民,仔细观察他的表情,认真用脑子记住他的讲话。

江泽民的俄语口语很流利,经常用俄语与俄方陪同人员交谈,唐进修都一字不漏地记了下来。其中一个生动的细节是:看到托尔斯泰书房内有一把又矮又小的椅子,江泽民问:“托尔斯泰不是很胖吗?为何椅子这么小?”馆长回答:“托尔斯泰晚年视力很差,但他不戴眼镜,自己把椅子腿锯掉一截。他就是坐在这把矮小的椅子上写出了 《安娜·卡列尼娜》。”江泽民思索片刻后说:“看来,作品的伟大不取决于写作时座位的舒适,而在于作者的思想。”这句带有深刻哲理的论断,唐进修牢牢记在了脑子里。在故居留言簿上,江泽民写道:“……他的作品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唐进修决定把“文明的瑰宝”五个字加入通讯的标题中,以突出江泽民的题词。

4月26日,人民日报的传真版一到莫斯科,江泽民的主要陪同人员争相观看。他们都说人民日报这次对江泽民访俄报道搞得不错,体现了中央的报道方针。沈国放说:“通讯《文明的瑰宝 永恒的丰碑》写得好,有思想,有文采,跳出了过去那种流水账式的随团访问通讯。”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范敬宜在《每日快讯》上批示:“4月26日国际版记江主席访托尔斯泰故居的通讯写得很好,细节很感人,说明记者用心采访、用心写作。”

身在异乡心系家乡,他要发挥余热做贡献

“小时候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大罪,在现在看来,这都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希望现在的年轻人都能脚踏实地,勤奋苦干,为祖国、为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谈到所受的苦难和奋斗经历,唐进修语重心长地对牡丹晚报记者说。

“我现在虽身在北京,却一直心系家乡的发展。多少个日日夜夜,我做梦回到家乡。以后,我还要继续发挥余热,为家乡做出更大的贡献!”透过房间玻璃,仰望着夜空中的一轮明月,唐进修的眼神中流露着真真切切的家乡情! 

新闻推荐

火车开前40分钟才发现身份证丢了东明一对夫妇遭遇乘车难民警相助让他们深为感动

本报讯(记者 冯 锴) 12月2日,东明县的李先生夫妇准备搭乘火车前往河南探亲,到了火车站却发现身份证不知何时丢失。好在他们遇到了热心的民警,深夜加班为他们出具了户籍证明,才使他们如期踏上探亲之路。...

东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多少个日夜,梦回家乡——人民日报原资深记者唐进修的故乡情)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