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在单县文化馆的老一代渔鼓艺术传承人的表演照(资料片)
渔鼓是单县入选第二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曲艺形式,在鲁西南一带尤其是单县,曾被视为一种最美的乡愁,受到众口称颂。
渔鼓为竹筒制作,鼓长65—100厘米,鼓面为猪皮、羊皮或猪膀胱膜,直径13—14厘米。渔鼓又称道筒、竹琴,表演者左肘抱鼓、手持简板,右手四指敲打鼓面,有同拍“击”、单敲“滚”、连敲“弹”、止音“抹”等多种演奏技法,声音简洁、节奏明快。表演者随着鼓韵板奏说唱,叙事抒情,娓娓动听。
据悉,渔鼓艺术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时称“道情”,为道士们传道或化募时所述的“道家事情”。后来,宗教内容趋于淡化,改唱民间典故、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说唱艺术特征日臻鲜明。
《元史》记载,“诸民间子弟,不务生业,辄于城市坊镇,演唱词语,教习杂戏……击渔鼓,惑人集众。”在元代,渔鼓广为传唱,经久不衰,可窥见一斑。
明清时期,渔鼓已形成了“有板有眼”的唱腔,节奏和韵致更加完整优美。著名爱国思想家王船山作过《愚古词》(愚古即渔鼓)之《船山遗书》:“晓风残月,一板一槌,亦自使逍遥自在……”由此,渔鼓完全过渡为富有娱乐性、知识性的民间说唱艺术。
鲁西南是孔孟文化、运河文化、黄河文化的交汇地,独特的资源禀赋给予了渔鼓艺术深厚的底蕴。历代渔鼓艺人以此为素材创作了《孔子拜师》《单父二贤》《水浒传》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单县渔鼓艺人赵明新的拿手戏《水浒传》演绎了“武松发配孟州”的故事,其说唱道:“大个子身高一丈二,双肩抱拢粗胳膊,一对虎目圆睁睁,两鬓鼓起太阳穴,头挽发髻牛心样,跟二郎天神差不多。红裤子,红褂子,浑身上下红火火,手里捧着一个霸王扣,脖子里有一挂枷锁七斤多,脚底下趟着一副镣,稀溜哗啦朝前挪……”
一直以来,单县是鲁西南渔鼓文化传播根据地的中心,宋明莲、刘修东、王元中等渔鼓艺术传承人经常活跃在城乡文化舞台,除了表演“朝野君臣”“孝子贤孙”等为主题的传统经典曲目,他们还创作了大量歌颂惠民政策、国计民生、好人善事、宜居城乡的优秀节目,成为倡导时代文明的“压轴戏”。
据悉,鲁西南地区现存的渔鼓形式有菏泽单县渔鼓、枣庄古邵渔鼓、济宁金乡渔鼓等,因其传播地理环境及区域风俗不同,说唱形式也不尽然。单县渔鼓节奏爽朗活泼、鼓板协调讲究、唱腔铿锵有力,叙事清晰、道理深刻,感人肺腑。“渔鼓唱词编创平实,通俗易懂,用单县方言说唱更是朗朗上口、妙趣横生,具有通俗性、群众性、简朴性等曲艺风格特点,易被群众理解、接受和传播。”刘修东说。
迄今,渔鼓在鲁西南地区已传播了300多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具有演出形式单一及演出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的优势,内容健康向上,教育效果明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契合,在传播新时代文明的同时,也促进了这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形式创新。通讯员 刘厚珉
新闻推荐
清明前后,返乡祭扫,张集乡又迎来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高峰期。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工作高质量完成,张集...
单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单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