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会上的非遗面塑卡通娃娃
农历十月十五,单县十月文化物资交流大会开幕,到本月的二十四日闭幕,为期十天的盛会,承载着单县人太多的文化情感。
据《单县志》记载,单县十月文化物资交流大会已传承了近500年,“文革”期间曾休止多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重启。“恢复的第一年,大会第一天,大雪初霁,寒气逼人,黄岗集镇的大会现场,人山人海,喧天动地,赶会成为百姓文化生活的向往,维系着百姓的真挚情感。”单县民俗文化研究爱好者王新军说。
进入21世纪,单县唱响“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主旋律,为传统大会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活力。
十几年来,单县在城区设立十月大会主会场,并相继在黄岗镇、终兴镇、杨楼镇等十几个大型农村集镇举办分会场,家门口赶大会,分享文化盛宴,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
位于单县城区西北部的三六九商贸城,是单县政府指定的古会举办主场地。开幕式是古会的“第一场大戏”,喧天的锣鼓、嘹亮的歌唱驱走了冬日的寒冷,偌大的广场和纵横的街衢,挤满了来自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的商贾和乡亲。
农历二十一、二十二,是周六、周日,有了数以万计孩子的参与,大会达到了高潮。走进古会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彩纷呈的民间文艺表演。来自22个乡镇、街道的庄户剧团,粉墨登场,竞相表演,不时引得阵阵喝彩。北城街道的锣鼓队擂得威风凛凛、黄岗镇的秧歌队扭得神采飞扬、杨楼镇的健身舞跳得劲头十足……来自李田楼镇齐楼村的郑文浩、郝韵霞携着一对儿女拥挤在“文化大街”,看得眼花缭乱、兴高采烈。“从这十月大会上还能重拾小时候随父母赶会的美好记忆,感觉很亲切、很快乐!”郑文浩激动地说。
大会的美食美味区、互动游乐区、非遗展示区和地方特产展示区尤其吸引人们的眼球。单县饮食文化丰富多彩,是十月古会最大的亮点。羊肉汤、丸子汤、小鱼汤、胡辣汤、油茶、火烧、肉盒、馓子等单县名吃摊位一字型排开,原汁原味的传统腔调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各种各样的香气味儿混杂在一起,氤氲在人流之间,冲撞着人们的鼻孔,诱惑着人们的味蕾;儿童游乐场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马戏团的空中舞蹈、猴子骑羊等专业表演赢得喝彩迭起;罗汉参、山药、鲁锦、条编、刺绣等彰显着特别的异域风情和文化价值……
作为单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落子绝对是古会的主角。《单县志》记载,落子曾流传于山东及江苏、安徽、河南的四省结合部,在单县根植深壤,枝繁叶茂,备受欢迎。“落子源于隋末唐初僧侣募化时演唱的散花乐,至宋代演化为乞丐说唱的莲花落,明代产生了叙事莲花落,入清后达到鼎盛……”行走在古会大街上,单县文化馆负责人陈文娟津津乐道。
说话间,民间落子表演者张宝柱一手舞铜镲一手打竹板,喜笑颜开地盯上了一个卖“小人书”的老汉开了腔:“你这个大爷有情怀,十月大会摆书摊。别看小人书发了黄,引得我们心荡漾。小时候赶大会,俺守着书摊不回去……”
唱了一段,稍作休息,张宝柱说,他除了走遍村村落落的百姓舞台,还要逛大大小小的集会,以“老调”唱“新曲”,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颂扬新人新事新气象、传播时代文明新风尚,很受农村群众的欢迎。
“不要摸,不要碰,俺手里剪着的是单县‘古八景’,是一个美女客户刚刚预定的,一会儿就来拿。”只见一位戴着老花镜的大娘正在剪纸,随着剪子飞舞,一幅“涞河归帆”图景展现在众人面前。“这是我们单县的非遗保护项目,‘古八景’是老人的代表作,都剪了50多年了。”一旁帮忙的小伙儿不停地介绍。
“有了地方文化,古会才有味道、才有乡愁。”单县历史文化研究爱好者王运杰认为,十月古会主会场闭幕,十几个农村集镇相继开幕,要延续到农历的十一月十五,文化活动一直是会场的主打戏。单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惠正法说。“赶集逛会一圈儿,感悟最多的是文化的传承,让我们对美丽乡愁记忆犹新。这是单县人对十月古会的真挚情怀,是一种古老集会的文化现象!”
据悉,单县十月古会累计聚集200万人次,营销额超过亿元,其文化效应无可估量。文/图 通讯员 刘厚珉
新闻推荐
智囊型智慧型服务型枢纽型航母型爱心型 单县:建“六型”商会组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单县工商联严格按照“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标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工商联事业发展新路径,以提高“继续学习的能力”“与企业...
单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单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