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新闻 曹县新闻 单县新闻 定陶新闻 成武新闻 巨野新闻 郓城新闻 鄄城新闻 东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菏泽市 > 单县新闻 > 正文

旧址旧景旧里院 市井味道贵州路

来源:青岛早报 2018-06-17 06:26   https://www.yybnet.net/

沿太平路向西,刚刚进入贵州路,便能见到一座标准的德式建筑。很多人都知道民国时期的国立青岛大学曾是这座城市的最高学府,但却并不知道在这座建筑里,诞生了青岛最早的高等学堂,便是德华高等学堂。 1909年9月12日,德华大学正式开学,并成为青岛历史上第一所大学,也是第一所设立在中国,并得到清政府承认的德国大学。对德华高等学堂的学生,胶澳总督发放了特殊护照,拿着这张护照,巡捕对学生不敢欺侮,学生还可以招呼巡捕得到帮助。当时的学校面积很大,东至鱼台路,西至汶水路,北至单县路,南至当时的海边,即是当前贵州路一带。

如今,德华高等学堂旧址已经成了铁路局的办公场所,学校的名字也已经完全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不过这座学校却以另外的形式存在着。最初,德华高等学堂曾是德国在中国建设的两所学堂之一,另一所则是上海同济大学前身同济德文医学堂。根据《同济大学校史》第一卷的记载,现在同济大学最为著名的土木系科,正是从青岛德华高等学堂开始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于1914年攻占青岛,取代了德国在胶澳地区的殖民统治,德人开设的青岛德华特别高等学堂被迫停办。该校教师德士烈、白德林等及四十三名学生转赴上海同济医工学堂。转去的学生中,有三十名土木科学生,同济为他们在工科内增设土木科。至今在同济大学的校史中,还可读到不少与青岛交集的资料,甚至青岛九中前身的青岛礼贤中学,在1936年也与同济签有“保送”协定,凡平均成绩在70分以上的毕业生,可免试进入同济大学部各院系学习。

棚户区塑造独特里院文化

在青岛一直有着非常独特的地域命名传统,喜欢把相似的路名组成一个整体,比如关隘路名组成的八大关,湖泊路名组成的八大湖,还有峡谷路名组成的八大峡。同样,在老西镇居民的记忆里,还有一个独特的“八大院”。20世纪30年代,青岛特别市市长沈鸿烈,在四川路、贵州路一带平民聚居的地方,陆续建造了八个平民院,供平民居住。

其实,最早的贵州路就是劳苦大众居住的“棚户区”,在路西端曾有一大片棚户区。著名作家王统照在《青岛素描》中写道:“我在车中不停地注视。矮矮的木屋,有的盖上几十片薄薄的瓦,有的简直是草坯。鸡棚便在屋旁,疲卧的小狗瞪不起警惕的眼睛……”八大院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青岛劳苦大众的生活条件。

根据史料记载,这些平民院多者700户,少者300户,院内分别兴建公共清洁卫生设备,接通水电管道,并有邻里办公室、居民会议室等,大院外围均开辟马路,还开办小学、市场等。独特的平民区文化也奠定了现在西镇的市井文化特色,成为青岛最有烟火气息的一片区域。好比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巷子邻里相连,屋顶房顶相通,大家几乎敞着门过日子,夏天都会支张小桌在门口吃饭。老一辈人只要一提起当年大杂院的日子,就会滔滔不绝,字里行间渗透着深厚的感情。

填海造地平民区迎来新生

作为曾经的里院聚集地,今天的贵州路与早期相比可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早期的贵州路是一处与太平路相衔接的海滨马路,南侧即为大海。从贵州路放眼望去,这里曾有两片礁石群,涨潮时隐于水中,退潮时突出水上,因多是在水中呈黑色,分别叫大黑澜和小黑澜。

1984年起,青岛市有关部门开始在贵州路海边进行大规模的填海造地,大、小黑澜均已成了陆地。新造的大片陆地修了10条马路,均以“峡”命名,叫“八大峡”。与“八大关”一样,名“八”实“十”,即:青铜峡路、西陵峡路、巫峡路、刘家峡、瞿塘峡路、红山峡路、明月峡路、观音峡路、龙羊峡路和三门峡路。造地之后形成新的海岸线,在这里建起游船码头,还有供居民活动的广场,成为老市区西部观光景点。

另外,贵州路还诞生了青岛一大名牌企业。最早在贵州路西端近团岛处,原有一家维新织带厂,1931年改名福字胶皮厂,1936年叫泰安胶皮厂,1945年又改为大元橡胶厂,解放初期成为青岛第二橡胶厂二分厂。1955年,橡胶二厂二分厂独立建为以生产胶鞋为主的青岛橡胶九厂。橡胶九厂1988年改组为青岛双星鞋业集团,双星鞋更是和飞越、回力等品牌成为国产运动鞋的代表,“穿上双星鞋,潇洒走世界”承载了一代人的美好记忆。

逛贵州路品老青岛味道

曾经是青岛平民聚集地,贵州路周边不起眼的街道,说不上繁华,却有着浓郁又别具一格的市井气息。最东头的利群前海超市,总是能淘到便宜实惠的日用品和美食。而最西头的团岛市场,犹如东京的“筑地市场”是海鲜达人膜拜的“圣地”,春天的鲅鱼、虾虎,夏天的蛤蜊、扇贝,秋天的梭蟹、笔管,冬天的海蛎子……只要你想到的当季海鲜,这里总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在团岛市场的周边,同样也有青岛人记忆里的各种美味。这里的东西好吃但都很朴实,没有华丽的门头和招牌,老板很随意,客人们身着汗衫大裤衩就去了。老头烧烤,独特的微波大腰子还有老汤方便面,填饱的不只是肚子还有情怀;顺心意锅贴,咬一口香得流油;香辣鸡架,最能体现鲁菜口味重、酱味重的特点,吃起来最下饭。

本版撰稿 记者 刘鹏 摄影 首席记者 赵健鹏

新闻推荐

市科协开展学习焦裕禄主题党日活动

本报5月13日讯(记者张慧通讯员陈伟秋)近日,市科协组织开展全市科协系统“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学习焦裕禄主题党日活...

单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单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旧址旧景旧里院 市井味道贵州路)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