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琴书《美女择婿》在菏泽学院艺术实训中心舞台上演出近日,全市非遗曲艺类保护成果展演暨曲艺进校园活动在菏泽学院艺术实训中心举办。此次活动包括非遗保护成果图片展览和舞台展演两部分,八个曲种荟萃集中,新老演员同台献艺,经典传统曲目和新创作曲目轮番呈现,全面展示了近年来菏泽市在“非遗”曲艺艺术科学研究、抢救性记录、曲目整理与恢复、传承人培养、展演展示与传播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展示了菏泽市曲艺之乡的风采,充分体现了“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这一主题。
“以前不太了解曲艺这种表演形式,通过观看今天的展演,感觉挺有舞台感染力的,节目很精彩。”菏泽学院2016级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学生杨克静表示。
“曲艺进校园是想让更多在校大学生、更多年轻群体直观地感受到曲艺经典节目的魅力,让他们对这种表演产生兴趣,从而也让一些经典表演形式找到合适的传承人。”菏泽市艺术研究所所长陈瑾说。
自2005年国家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非遗曲艺类节目保护传承发展的工作,陈瑾一干就是十几年。对老艺人进行抢救性录音录像是陈瑾和研究所的同事们所做的工作之一。“为了做好记录,单位购置了摄像机、照相机、编辑电脑等记录编辑设备。录制了花鼓、莺歌柳书艺人口述史和部分代表唱段。”陈瑾告诉记者,“做这样的工作我们深有体会,如不及时抢救,很难弥补。比如前几年在成武调研的时候,花鼓艺人胡世君随口哼了《千朵花》里面的几句,非常好听,但没能及时录音留存。去年,想恢复这个曲目,可是由于他身体原因已经不能唱了,很是遗憾。所以说抢救刻不容缓。”
研究所的几个人往村里跑是家常便饭,打听到哪里曾有老艺人的足迹,他们就去往哪里。同在研究所工作的陈华,为了让老艺人、同事们全身心投入排演和记录,干脆承担起了伙夫的角色,为大家准备可口的大锅炖菜。
记者在陈瑾的办公室见到了许多码放整齐的记录本,这些唱词全部是手写,密密麻麻的字迹,来自菏泽市艺术研究所的副所长李琳。
“你还记得第一次手写记录的时间吗?”记者问到。
“是2005年,国家刚刚启动非遗保护工程,我们就开始进村,听老艺人口述,整理记录。”李琳回忆说。
有次为了弄明白方言唱词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李琳坐着同事的摩托车,辗转找到一位推着烟酒车的老艺人,逐字逐句地在大街上向老人请教了起来。
陈瑾和同行们的付出终于换来了一些成果,近年来他们先后整理编辑了《菏泽民间曲艺展演曲目选》,录制出版了《曹州曲韵——菏泽民间曲艺名段精选》等音像资料,整理了传承人口述史等,口述记录整理了莺歌柳书、山东花鼓和山东琴书《燕子段》、《大帘子》、《吊打猪八戒》等不少传统曲目,抢救恢复的《偷诗》、《老鼠告猫》、《站花墙》等经典曲目重新走进了百姓生活。
在找寻年轻传承人、加强文化交流等方面,陈瑾他们也倾注了许多精力。
“非遗保护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共同探索民间曲艺保护、传承和发展之路,这样才能让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让经典曲目永远流传下去。”陈瑾说。
文/图记者张慧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文峰记者王重庆)日前,成武县达驰电气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高效节能变压器。“我们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立足节能变压器核心技术的研发,达到国家最新节能标准。”公...
成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