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 锴
校车里的监控系统车内的“防学童遗忘装置”
这样的校车给人以安全感
有需求就有市场,大量非法校车的存在,证明“校车经济”是一块硕大的蛋糕。与非法校车相比,高昂的购置和运行费用,正规校车存在比较大的劣势,这也是两者数量相差如此巨大的一大原因。相关部门的严查,大多数非法校车销声匿迹,这似乎让正规校车看到了希望。
菏泽校车需求真不少
“如果有正规校车,我肯定会让孩子坐,哪怕多花点钱,毕竟安全最重要。”12月3日下午,正在市实验小学南校区门口等待接孩子的陈女士说。
由于非法校车的停运,陈女士现在不得不自己接送孩子。对于孩子以前乘坐的 “校车”,陈女士表示不敢恭维,因为那辆车不仅看上去比较破旧,而且还存在超员的现象,这让她很不放心,但又是无奈之举。陈女士说,和她情况相同的得有几十个家庭。
“现在没办法,只能让父母来接了……”市民黄女士带着婆婆来接正在上一年级的孩子。她和丈夫无法保证天天接送孩子,公公婆婆又不会开车,老人只能骑电动三轮车接送,为了安全着想,也为了让孩子在路上少受罪,他们选择了让孩子乘坐“校车”。让她想不到的是,只过了几个月,孩子的“校车”就坐不成了,只好把接送孩子的任务又给了父母。“以前不知道那是非法校车,取缔是应该的,但希望能有正规校车能来顶上。”
市民王女士在香格里拉广场开了一家服装店,为了接送孩子,她只能提前关门。她坦言,以前想过让孩子乘坐校车,但考察了校门口那些所谓的“校车”,她还是坚持自己接送孩子。“希望能早点有正规校车,我们也能放心让孩子乘坐。”
市民赵先生说,校车发展起来了,“接送大军”就会大大缩减,学校路段的拥堵情况就会得到改善,路上的安全隐患也会随之减少。
“校车蛋糕”看起来很美
曹县公共汽车运输服务公司拥有46辆“大鼻子”校车,而且已取得校车使用许可,据称是菏泽市惟一一家推出校车服务的公司。不过,他们的日子看起来并不好过。
12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这家公司,停车场上的校车整齐摆放。该公司校车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他们最初就是看中了校车经济这块蛋糕。今年他们投资千余万元,购置了46辆中小学生专用校车,9月份正式开始运行,结果却并不像他们最初设想的那么顺利。
这位负责人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们购置的车辆所有的手续办完,一辆车的花费达到了27多万元,同级别的普通客车还不到20万元,非法校车又以二手车居多,购置成本更低;校车重达8吨,几乎是同级别普通客车的2倍,油耗等成本又比非法校车高出一截;他们必须严格按照运营路线运行,更不能超员,而非法校车路线较为随意,超员现象也很常见……与非法校车一系列的对比中,正规校车在经营上几乎没有优势。因此,在与校方联系业务时,他们不得不将价格降低。而且由于他们所联系的业务大部分是乡镇中小学、幼儿园和城区封闭式学校,每天早晨接一趟,下午送一趟,每人每月收取的费用尚不到百元,目前46辆校车都在正常运营,但仍属于亏损状态。
这位负责人分析说,正规校车安全标准要求高、投资、准入门槛、运行成本等都比非法校车高得多,目前菏泽市对校车无论是购车还是运营上都没有任何补助,是正规校车发展难的一大原因。
随着这次接送学生车辆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大多数非法校车暂时退出了市场。
曹县公共汽车运输服务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最近几天,已经有学校主动联系他们,请他们增加车次,这让他们很是欣慰,也让他们看到了发展的希望。他们目前所希望的,就是相关部门对非法校车的打击力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进行得更彻底。
同时,校车作为一项公益事业,他也希望政府部门能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照顾,正规校车才能真正壮大起来并健康发展,使校车成为保证学生回家之路最安全的“生命方舟”。
新闻推荐
商贸物流业交易额同比增14%本报讯 (记者 姜培军)牡丹晚报记者昨日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0.6亿元,同比增长12.5%,增幅连续保持全省第一位。前三...
曹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17 地方网 版权所有 邮箱:ttykfjmgxr@gmail.com 晋ICP备202200425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