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级非遗庐州蛋雕传承人王剑创作了多幅“冰墩墩”。
在省级非遗庐州面塑的展台,非遗传承人武建付手捏“冰墩墩”,吸引了许多孩子的目光。
正值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成为名副其实的“顶流”。近日,不仅“冰墩墩”毛绒玩具受到合肥人的追捧,面塑、剪纸、蛋雕等非遗传承人,也纷纷展示绝活,手把手带孩子们实现好玩又好看的“冰墩墩自由”。一件件非遗版的“冰墩墩”手工艺品栩栩如生,让人大开眼界、赞叹不已。
手捏“冰墩墩” 活泼又传神
2月10日,记者来到合肥市文化馆,这里正在举行2022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合肥非遗直播活动。在省级非遗庐州面塑的展台,非遗传承人武建付手捏“冰墩墩”,吸引了许多孩子的目光。
只见他娴熟地揪出一块白色的面团,三下五除二就“团”出了一个圆乎乎模样的熊猫身材。随后,心灵手巧的武建付一只手将面团捏、搓、揉,另一只手拿塑刀,灵巧地点、切、刻、划,不一会儿,形神兼备的眼睛、耳朵、鼻子逐一出现在大家眼前,一个栩栩如生的“冰墩墩”就制作完成了。记者观察发现,他还给每个“冰墩墩”的手上搭配了红彤彤的中国心,更添浓浓中国情。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代表性传承人,武建付捏的“冰墩墩”活泼又传神,巧妙地将传统吉祥的纹样和“冰墩墩”的造型紧密结合,让人对庐阳面塑的古老技艺生发更多未来的想象。
在鸡蛋上完美展现“冰墩墩”的细节
如何在鸡蛋上作画?在省级非遗庐州蛋雕传承人王剑手里,这并不是什么难题。近日,他创作了多幅“冰墩墩”,带着孩子们一起享受传统技艺的乐趣。
王剑告诉记者,他在雕刻“冰墩墩”之前观察了很久,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展现“冰墩墩”的特点。为了完美展现“冰墩墩”的形象,包括眼神、奥运五环和冬奥会标志等细节,王剑都一点点做了出来。2月10日,在“庐州蛋雕”展台边上,两个小学生围着王剑学习蛋雕手法,“他们是‘三点半’课堂的学生,跟着我学了一个学期,已经掌握了技法要领。”王剑希望在传承与推广蛋雕文化的同时,可以给更多孩子带去欢乐。
一把剪刀 剪出浓浓的奥运味、吉祥味
剪纸有着悠久历史,生活里的各类事物都是不可多得的创作素材。在省级非遗庐阳水墨剪纸传承人刘宁侯的手中,原本平平无奇的纸张三下五除二就变成了趣味盎然的“冰墩墩”,剪出了浓浓的吉祥味。
不同于一般的剪纸方式,刘宁侯习惯不打草稿,直接在纸上剪。她主张直接在纸上剪,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现场,她用手机搜了一幅“冰墩墩”的图片,信手拈来,一边在脑海中构图,一边动手剪了起来。十几分钟,一个活灵活现、憨态可掬的“冰墩墩”就出现在大家眼前。
身体是圆滚滚的,嘴巴是上扬微笑的,脸上嵌着彩色五环……现场,刘宁侯手把手教授大家剪纸。在她的手中,一片红纸,剪出了浓浓冬奥文化味道。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 实习生 何若溪
新闻推荐
“又踩雷了!”提起最近打卡的网红西餐厅,合肥市民谢宇摇摇头。春节期间跟相亲对象第一次见面,他特意在点评类平台上选了一家...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