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来信原件 高博 摄
12月4日上午,在中国科大举行了《钱学森回信》原件捐赠仪式。中科院院士郭光灿将钱学森手书的一封亲笔回信,正式捐赠给科大档案文博院。
在捐赠仪式上,郭光灿深情回忆了信件的由来,表示要继承和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为我国的科研事业贡献力量。
当天现场,以郭院士名字命名的“中国光学学会郭光灿光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正式设立。
郭光灿将钱学森信件 捐赠给科大
前段时间,这封尘封了23年的信件首次对外公开。钱老手书的几百字,纸短情长。他与郭光灿就量子科技这件“国家大事”书信讨论,一来一回,足以感受到两代科学家对“科教报国”的深情。
在捐赠仪式上,郭光灿深情回忆起信件的由来。1998年,他组织量子信息香山科学会议,“为了扩大会议影响力,提高会议水平,我想邀请一位大人物来主持这个会议。”这个大人物就是当时中国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
令郭光灿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他就收到了钱学森的回信。“我很同意您说的我国应统一组织全国力量攻克量子信息系统的技术问题。”还表示“此事关系到国家大事”。
“当时钱学森是科大力学系主任,我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冒冒失失给钱先生写了这一封信,他不仅亲笔回信,而且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量子信息研究的关心。”郭光灿说,这封信对他十分珍贵,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家对年轻科研工作者的关怀,多年来一直激励着他。
“我也要像钱老一样,把这种关心传承下去,像他关心我一样,关心下一代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为我国的科研事业贡献力量。”
“中国光学学会郭光灿
光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正式设立
当天上午,“中国光学学会郭光灿光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签约仪式同期举行。
为激发博士研究生的创新精神,激励光学学科前沿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2016年起中国光学学会开始开展光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2021年9月18日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光学学会第八届常务理事会第十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光学学会光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更改为“中国光学学会郭光灿光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决议。
郭光灿光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每年评选一次,每一届评选不超过5篇获奖论文,每篇奖金10000元;视实际情况,也可评选不超过10篇的提名优秀论文,每篇奖金5000元。
更名后,“中国光学学会郭光灿光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由郭光灿院士的学生——韩正甫、周正威、李传锋、郭国平、张永生、黄运锋六人筹款捐资200万元设立,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负责运营管理。
“中国光学学会郭光灿光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的设立,用以表彰青年科研人才,促进光学学科发展,推动我国光学事业发展。同时,也是对郭光灿院士卓越贡献的回馈。
辛勤耕耘
从学术研究到科技成果转化
郭光灿院士是我国量子信息领域的开拓者,多年来,他带领着团队,在量子信息领域默默耕耘,开拓创新,在量子计算等诸多领域做出了国际一流水平的创新科研成果。
2017年9月11日,郭光灿与他的学生郭国平联合创立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中国第一个致力于量子计算机全栈式开发、开创中国量子计算工程化先河的创业团队。成立至今,已上线中国首台工程化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首个国产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
在专注科研的同时,积极投身产业化,于2018年成立量子计算产业联盟,设有量子计算上下游生产制造联盟、量子计算应用生态联盟和量子计算科普教育联盟。
作为中国量子计算的先行者,本源量子将继续与学术界、产业界合作,以量子计算的生产制造、生态应用、科普教育为链条,加速中国量子计算生态建设。
张梦怡 孙超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蒋瑜香
新闻推荐
网上下单从大润发买的生姜发霉了?消费者要求按照《食品安全法》赔偿1000元;合肥大润发清溪路店称会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处理
12月2日下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热线0551-62639900接到合肥市民潘先生的反映,称其月1日晚8点多,从大润发APP上买了...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