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该局始终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多举措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法,狠抓农安信用体系建设,用信用监管促农产品质量安全。
建立信用档案,夯实信用监管基石。该局对全市3690家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梳理,建立信用主体档案,“应纳尽纳”农产品生产主体,并全部纳入合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主体信息库,及时更新,动态监管,夯实信用监管基石。
强化制度建设,提升信用建设水平。近年来,合肥市加快构建以信用管理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全面提升农业系统社会信用建设水平。出台了合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强化农业系统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的数据对接,及时传送各类信用信息。
注重主体自律,生产放心农产品。近年来,该局立足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强化自我约束,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内化为生产经营主体的自觉行动。积极发展“三品一标”,培育安全优质农产品区域品牌和地标性产品。全市农产品商标累计注册总量近1.5万件,涉农中国驰名商标26个,认证“三品一标”总数813个。
强化科技手段,确保产品追踪溯源。利用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监管平台开展产地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全市2749家企业在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进行注册,生成追溯二维码18.2万个,实现农产品追溯信息化,达到农产品质量可控制、来源可追溯、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的要求。
依托公众参与,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开展诚信理念进农业企业、进专业合作社、进农业生产基地,进家庭农场等活动,向涉农企业广泛宣传“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理念,督促生产经营主体落实诚信责任,不断深化生产者诚信意识,营造诚信的农业发展环境。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周洪)
新闻推荐
11月30日,记者从合肥市医保局获悉,为切实做好合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更加有效应对疫情形势变化,降低疫情防控和社会运行...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