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近日从合肥热电集团获悉,滨湖科学城区域能源站项目建成后,为周边居民取暖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能源站规划范围为占地面积17.8平方公里的滨湖核心区,计划供能面积500万平方米,是目前华东地区单体最大的多能互补型区域能源项目。
冬季供暖时,该项目通过地下管道获取土壤中热量为室内供热。这种“大地空调”在地下约120米的深度运行,不受室外气候环境影响,具有可持续、环保等特点。同时,该项目采用环状管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从滨湖科学城区域能源站运营数据来看,节能减排环保效益十分显著。2021年,该项目获得省级节能与生态建设奖补资金230万元。
合肥已经将地热能等新能源利用列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板块,形成多能互补。未来,合肥将形成以地热能为主,煤炭为辅,天然气为补充的新格局;城市供暖、工业用汽、污泥处置等多业发展,延长供暖产业链。此外,在重点开发建设区域能源站项目的同时,合肥还积极试水小型化、微型化新能源供冷供热项目,推动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触角进入更多家庭,在地热能等各类新能源综合应用的范围和深度上不断加码。
(汪琴 记者 苏晓琼)
新闻推荐
本报讯12月2日,由合肥蜀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的蜀山区2021年“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暨“无烟蜀山”志愿服务...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