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的瑶瑶原本是个天真爱笑的小女孩,然而最近,瑶瑶和妈妈都变得愁眉不展。原来,开学刚刚三年级的小姑娘竟突然来了“大姨妈”,经医院检查,瑶瑶的骨龄已达12岁,卵巢功能、卵泡水平都接近成人,各项生理指标显示已进入“青春高速发育期”,被医生明确诊断为“性早熟”。小小年纪就来了“大姨妈”,牙还没长全就有了“小胡茬”,近日,记者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生长发育门诊了解到,儿童中类似这样的情况在临床上并不罕见。
过度营养可导致性早熟
据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广德路院区儿科主任医师严仍林介绍,临床上对性早熟的判断有个简单标准,即女孩8岁以前,男孩9岁以前,就出现第二性征的表现。具体表现为男童出现睾丸和阴茎增大、出现阴毛发育、喉结变大或声音变粗;女童出现乳房发育、腋下和私处的毛发长出、出现月经初潮。性早熟又分为中枢性(真性)性早熟和外周性(假性)性早熟。临床上假性性早熟占绝大部分,约90%左右。
据悉,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性早熟有提前的趋势。严仍林称,造成性早熟的病因较为复杂,除了遗传因素和疾病因素外,饮食因素和生活环境因素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大鱼大肉”“只见荤不见素”的饮食结构,以及各种高热量食物、高糖类食品摄入量过多,再加上平时疏于运动,直接促成了一个个“小胖墩”的出现。
在生活习惯方面,严仍林提醒,一些家长用开灯的方式帮助宝宝“壮胆”也是不可取的。有研究表明,长期开着小夜灯睡觉会明显降低褪黑色素的分泌,导致腺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进而使孩子出现发育现象。
生长激素并非“激素”
虽然性早熟在临床上并不罕见,但是很多家长一听到“性早熟”就焦虑不安,最主要的是担心孩子长不高,严仍林称,要避免这样的结局,一方面需从日常生活方面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在科学诊断的前提下,可配合生长激素的药物干预。
专家提醒,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性早熟、身材矮小的问题倾向时,首先应选择专业的生长发育门诊就诊,通过进行骨龄检测、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等检查明确诊断。目前在儿童矮小身高治疗的方法之中,生长激素对绝大部分矮小症均有较确切的疗效。
据严仍林介绍,很多家长对生长激素认识都产生过误区,认为是“激素”就一定有副作用,对儿童生长发育危害很大。
“其实这里我们说的生长激素是大脑垂体前叶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蛋白质,是一种肽类激素,而并非普通老百姓认为的性激素、类固醇激素。它通过人工基因重组生长激素,作用和功效和人自身分泌的生长激素完全一致,用药后只促进骨骼生长,并不影响人体发育。”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唐萌
通讯员 朱沛炎
新闻推荐
“这份救助金,对我来说真是雪中送炭。”11月5日,合肥市包河区烟墩街道妇联举行“两癌”救助金集中发放仪式,3万元救助金...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